2028新界人口佔55% 黃大仙最老化將建地區康健中心應對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7/24 22:51

最後更新: 2019/07/24 22:57

分享:

分享:

隨人口老化,屆時黃大仙區年齡中位數上升至49.9歲,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更達28%,比例為全港最高地區,即幾乎每3人便有一位是長者。(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港府最新推算指出,本港10年後,即至2028年,整體人口將增44萬至790萬人,當中以新界區增幅最大,增11%至436萬人,並佔全港人口55%;相反,港島區人口則會減少9萬人。而按全港18區劃分,則觀塘、沙田及元朗,會成為最多人口的三區,各逾70萬人。但隨人口老化,屆時黃大仙區年齡中位數上升至49.9歲,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更達28%,比例為全港最高地區,即幾乎每3人便有一位是長者。

按政府統計處推算,本港人口由去年年中745萬人,10年後將增至790萬人。規劃署根據相關數字及規劃資料,昨日發表報告並推算本港未來10年人口變化,港島、九龍及新界的陸上人口將上升至116萬、237萬及436萬,分別佔全港人口14.7%、30.1%、55.3%。

按區議會分區,2028年人口最多是觀塘、元朗及沙田,分別有73萬、71.8萬及70.5萬;灣仔及中西區人口則最少,僅15萬及21.2萬。

按推算,黃大仙區將會是65歲或以上長者比例最高的地區,年齡中位數上升至49.9歲,其比例會由去年19%升至2028年27.7%,即幾乎每3人就有1位長者。黃大仙區議員施德來指,區內長者增多屬意料之內,因區內有21條屋邨已老化,人口流動低、較穩定:

當年搬入來的新婚夫婦,現在都50多歲,成為區內最大的群體,10年後成為長者可以預料。

施又說,區內長者將增多,政府應從醫療及健體作出適當規劃,例如區內長者多往伊利沙伯醫院,但將會重建,屆時需改到啟德醫院求醫,倡區內增交通方便的急症服務及專科門診;又建議區內重建單層體育館及室外泳池等健體設施。

施又指,現時區內的老人院舍及長者中心遠遠追不上規劃,屆時服務將更「排長龍」,但透露黃大仙會繼葵青區後將推出地區康健中心,區內將有1個主中心、5個附屬中心提供健康評估等服務,區議會現正討論招標文件,料最快2020投入服務。

有區議員擔心, 現時區內的老人院舍及長者中心遠遠追不上規劃,未來人口老化服務將更「排長龍」。(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陳旭明就認為,本港要為未來人口增加做好準備,惟本港的城市規劃追不上形勢,發展地區比例仍偏低,倡政府「包底」,如釋放舊城區的綜合發展區及綠化帶土地,便有不少土地;他舉例指有外國城市建可住數萬人的「長者城」,內有足夠長者設施,認為香港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