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打素醫院「熱電聯供」年慳270萬電費 系統擬擴至北區醫院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7/27 00:00

最後更新: 2019/07/28 15:04

分享:

分享:

中華煤氣工商市務及營業總經理鄭曉光(右)稱,醫院引入「熱電聯供」技術,一年可省270萬電費,減碳約2000噸。左為中華煤氣環保工作委員會主席總經理(企業健安環與保安)鄺超靈。(黃建輝攝)

堆滿垃圾的堆填區非一無是處,從中產生的沼氣處理不當會成溫室氣體,相反,處理得當卻可變成能源。中華煤氣繼與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合作興建首個以沼氣作「熱電聯供」後,將擴建的北區醫院,料亦會加入此設計,在2025年完工時成為全港第二個熱電聯供的項目,預計也可年省數百萬元公帑。

料年省270萬元費 減碳2千噸

本港現有3個仍在營運堆填區,中華煤氣在其中兩個取沼氣使用。處理較多有機廢物的打鼓嶺堆填區,於2010年把沼氣引到大埔工業區內的煤氣廠房,地下鋪設的管導因經那打素醫院下方,與醫管局洽商過後落實在醫院中使用熱電聯供系統。

垃圾堆填後產生沼氣,透過19公里管道由打鼓嶺堆填區送往煤氣公司,其中10%沼氣供應醫院。醫院取其熱力燒熱水或製造蒸氣,用於病人洗澡、消毒、洗衣等,是本港首個冷熱聯供項目。

中華煤氣繼與大埔那打素醫院合作興建首個以沼氣作「熱電聯供」後,將擴建的北區醫院,料亦會加入此設計。(中華煤氣提供相片)

中華煤氣工商市務及營業總經理鄭曉光稱,未安裝系統前,醫院分別向電力公司買電、向煤氣公司買煤氣,引入技術後醫院一年可節省270萬電費,投資建設費約3至4年可回本,之後淨賺,每年可減碳約2,000噸。

北區醫院回覆指,擴建計劃正籌備工作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如獲批會隨即展開,目標2027年完成工程;而初步規劃及設計階段,會積極探討及研究採用各項環保節能的設計,包括電熱聯供系統等。

堆滿垃圾的堆填區非一無是處,從中產生的沼氣處理不當會成溫室氣體,相反,處理得當卻可變成能源。(中華煤氣提供相片)

沼氣應用 煤氣冀增至整體5%

另外,面對氣候變化,各能源公司均着力改變燃料組合,中華煤氣亦定下數年內把沼氣作煤氣原料提升至整體比率5%,惟去年強颱風「山竹」襲港後,打鼓嶺堆填區的沼氣管道受損,至今未復修,公司亦就颱風影響作評估及行動,今夏會將水閘加高及加固管道。

中華煤氣企業健安環與保安總經理鄺超靈指,公司過往以煤作主要燃料,現4成為石腦油、6成為天然氣;船灣堆填區的沼氣已使用20年,2017年起將軍澳堆填區亦有沼氣應用,現時沼氣佔煤氣整體能源2%,煤氣期望能提升至5%,取代部分化石燃料,供全港190萬客戶使用。

煤氣公司於「2018香港環境卓越大獎」中榮獲「公共及社區服務銀獎」及「香港綠色創新大獎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