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基準試考生「立項」聽錯變「逆向」 英文「brain」「bring」分不清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7/29 23:00

分享:

分享:

教師語文能力考核(基準試)評核報告顯示,考生不少人未能分辨語句是否符合普通話規範。

考評局今(29日)公布2019年教師語文能力考核(基準試)評核報告,普通話科聆聽與認辨卷達標率僅62.5%,較去年大跌15.6個百分點,有考生將「立項」誤聽成「逆向」或「里巷」,以及未能分辨語句是否符合普通話規範。

普通話科評核4份考卷共有1749人參加,報告指,聆聽與認辨卷方面,考生需提高普通話的敏感度,不少人未能識別「理想跟現實真是差天共地」、「我們夠時間」、「近年他們主力做手機遊戲」等不符合普通話規範的説法;相反,不少人錯將一些普通話說法判為不符合規範,例如「怎麼樣?碰到難題,就吐苦水了」、「明晚剛好得閒,就是它了」、「我無所謂,班機(有可能誤以為「班」是個量詞)可不等人哪」及「其實是炒得兇」等。

只限教師應考的課堂語言運用達標率最高,達到88.8%,報告指考生未能掌握多音字的讀音和用法,如「炸」、「模」和「夾」等,部分字眼發音受到粵音影響,例如將「大」讀成「dài」、「遍」讀成「piàn」。

英文科5份卷之中,寫作卷達標率最低,僅得42.4%,考生需撰寫一篇短講,部分考生錯誤以「Good morning, everyone」作為文章開首,不符題目要求。

英文說話卷達標準則是58%,報告指考生過份依賴使用「and」、「and then」及「also」等連接詞;聆聽卷則有考生將「brain」寫成「bring」。課堂語言運用則常犯錯誤包括發音問題,以及過多使用「and」和「so」來連接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