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歌手教音樂助特殊病患 藉樂韻讓患者重建自信
發布時間: 2019/08/13 09:5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3
陽光大男孩的笑容背後,其實藏着不平坦的人生路。Beatbox導師兼組合Fantaz成員Tom經歷過喪父之痛,也曾因骨質增生而需做大手術,幸而逃過了截肢危機。種種經歷沒有把他擊倒,反而令他更用心前行,繼續追夢。
約5年前,他開始教不同特殊需要人士Beatbox,教學同時堅持照顧心靈,望用音樂感染他們,助他們建立自信。
Tom投身Beatbox教學行列達7年,但啟發他幫助更多人的,是一位跳舞老師。
當時這位跳舞老師教智障、殘障人士跳舞,其實靠排舞、開舞館都可以賺好多錢,但他仍堅找去教。這啟發了我想將音樂放入教育當中,用我的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
Tom原本想跟Beyond一樣,以創作和歌聲感染大眾,現在再多一環,用教學感染生命。這些年間,智障、殘障、失明、自閉症、言語障礙、過度活躍症的學生都有,總數近800人。
走進學生的心靈
教學並不局限於傳授技巧,Tom更渴進走入學生的世界,跟他們做朋友。有失明學生,他便花一天蒙着眼隨他們生活,了解其所需。有坐輪椅的學生,他堅持蹲着跟他們說話,保持同一水平綫,讓他們感到受尊重。Tom指同理心十分重要。
「要融入他們,感受他們的感受。有人會教他們如何融入社會,但其實社會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為甚麼不是社會學習如何融入這些有特殊需要的人?
有些學生或有隱性的情緒問題,我會很用心聽他說話,留意他們的身體語言,從而再幫助他們。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如自閉或過度活躍的學生,不懂得表達自己,但感受能力好強,也缺乏安全感。溝通方式和教學方法需因人而異,Tom便細心觀察每個人的需要再調整。
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弱,要打破隔閡、照顧心靈就更加難。但Tom堅信只要保持真誠地分享,就能感染對方。「我會很願意打開心,談自己的事,他們就會更願意分享。」
訓練有效改善身體機能
Beatbox講求口肌活動能力、張開口的幅度、咬字發音、丹田運氣、節奏感等元素。曾有肌肉萎縮症、自閉症學生上課後有明顯改善。
有自閉症學生的咬字能力好弱,用口含住湯匙,練極也做不到,但上了兩堂beatbox後,竟然神奇地做到。
肌肉萎縮症的學生坐輪椅多年,甚少運動,身體免疫力弱,說話很小聲,要走近才聽得到。上了課一年多後,學用口呼吸,肯用力、用丹田運氣,咬字清楚了,Beatbox大聲了,人也變得自信。
Tom強調,他鼓勵學生將上堂練習的技巧融入生活,如說話時口形盡量擴大,發音區域的運用上變得純熟,自然說話能力也有改善。
6人或以上的課堂約1個半小時,除了基本節拍、Beatbox練習,也會有分享及表演環節。前者渴望訓練學生的學習溝通技巧,後者希望助學生建立自信,並教他們要有眼神接觸。「藝術最重要的,非歌曲有多好聽,而是你如何表達自己。」
看到學生肯與人溝通,不再只留在家,學懂與人相處,Tom亦感到欣慰。
Beatbox為學生的人生添上色彩
令Tom最深刻的學生,其中一位是年近70歲的洪哥。洪哥從沒學過音樂,年輕時因過度工作,退休後滿身病痛,一邊身的手、腳、口都無力,呈半癱狀態。
半年前有一次表演,他跟我說,沒有我的話,他不會拿起咪做表演者,那就跟普通在公園下棋的伯伯沒分別。他說好喜歡跟我上課,這是很大的鼓舞。
原來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令他做一些他意料之外的事。
玩音樂9年,試過只得數千元收入,也試過窮到戶口不能提款,要靠借錢過活,最近才能第一次給家用。但對於這段音樂路,他從無後悔,那份熱誠更燒得更盛。「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從不是物質,而是看到學生有不同改變,他們開心我就滿足。」
我從來都沒想過要賺大錢,我只想透過音樂去實踐夢想。透過音樂,打破與學生的隔膜,安撫和填補他們的心靈。
散播愛與快樂的種籽
曾想過到外國進修,考言語及音樂治療師的資格,但Tom指現時仍放不下這群學生,不想貿貿然離開他們。「我好喜歡香港,想幫香港有不同需要的人,單在香港,我教一輩子都教不完;我自己都經歷過缺乏愛的時候,更容易察覺別人的感受。」
我好想學生從我的課堂中,感受到一種愛和快樂。不開心就跟我說,上課釋放壓力,開心的話就更加開心。
撰文 : 吳霆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