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指生物科太重背誦至學生失興趣 促改善課程設計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8/16 00:00

最後更新: 2019/08/16 15:29

分享:

分享:

黃摯毅、李銘智、覃業晉(左起)等四名中學生七月時代表香港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比賽,勇奪一金兩銀一銅的成績。(曾耀輝攝)

香港學生在科學、數學等學科成績不俗,最近亦有4名中學生代表香港遠赴匈牙利,參與國際生物奧林匹克比賽(IBO),勇奪一金兩銀一銅。不少學生因理科出路廣而「棄文從理」,惟文憑試生物科仍要求考生語文、背誦能力及應試技巧,忽略訓練思考能力,恐令對生物科有興趣的學生因害怕背誦而卻步。

在IBO奪銀獎的中六生覃業晉指,自己討厭背誦課本,中三時曾因擔心生物科只重「死記硬背」而糾結應否選修。他續指,生物科課程「太僵化」,時有過於嚴謹的標準答案,令不少學生只能用「死背」溫習。

同獲銀獎的中六生黃摯毅補充,自己曾以「死背」溫習生物科,及至參與比賽,知悉教授以實驗推翻他背過的理論,亦遇上課本沒有的問題,才發現不是「背好便一定懂得回答(問題)」,明白了解理論方為學習良策。

出國比賽後,學生有感香港生物科課程未能讓他們充分應用已有知識。IBO香港區比賽督導委員會主席、科大資優發展中心總監周敬流指,生物科背誦內容較多,易令有興趣的同學卻步,加上DSE課程內學生「自己落手做(實驗的)機會少」,更有同學做實驗時才第一次劃火柴,對科研不了解,自然不會選擇相關學科。

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生物教育專業顧問劉國智建議,考評局應調整生物科考核比例,減少背誦部分,增加設計實驗、解釋數據的考題,「由考試推動課室教與學」,訓練考生應用思考。

五旬節中學生物科教師王國晞亦形容,學生面對苛刻的評分準則,就像填鴨式教育中的「厚皮填鴨」,指考評局應放寬評分要求。他認為香港中學生較少機會了解科研,「沒有接觸過,對於未知卻步很正常」,續指參加國際科學比賽能讓學生擴闊眼界,了解從事科研的出路,鼓勵他們思考未來路向,從而找到自己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