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膠樽廠今年底起陸續落成 環保署推先導計劃聘承辦商「收膠」再造
發布時間: 2019/08/16 22:50
最後更新: 2019/11/04 17:36
垃圾徵費臨近,今年底起將有兩大塑膠廠陸續落成、分別是太古可口可樂香港(下稱「太古可樂」)聯同歐綠保及碧瑤的合資公司,以及港商劉耀成設立。兩廠房料比2020年底落實垃圾徵費更快落成,前者稱有能力可處理全港回收的1、2號膠樽。而環保署今年亦會先在東區推出「中央收膠」先導計劃,及正籌備設置約50部按樽機。
垃圾徵費最快2020年尾落實,本港2017年塑膠廢物佔固體廢物2成,即每日共丟2,000公噸,其中「1號膠」(PET膠樽)137公噸及「2號膠」(HDPE)72公噸,均被送往堆填區。
太古可口可樂香港執行董事利偉達(Neil Water)指,太古飲料與歐綠保集團、碧瑤組成合資公司,在屯門環保園設廠,有信心可處理全港所有生產的的1、2號膠樽,即飲品膠樽及個人護理用品樽,但準確處理量暫未能提供,料明年第三季投入運作。
利偉達指,三間公司各有專業及分工,運作時碧瑤將負責膠樽運送、歐綠保負責廠房回收技術,太古飲料則負責回收教育;廠房將有教育用途空間,接待參觀人士。
膠樽回收處理後會製造食用級PET及HDPE膠料,利偉達希望廠房可形成本港的循環供應鏈(Closed Loop)。他舉例指,台灣過去也可徹底改變丟垃圾及回收習慣,對港人及未來的塑膠回收量有信心。
本地另一大型塑膠回收廠最快也在今年11月落成運作,由本地回收商劉財記紙業董事長劉耀成設立。為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的劉耀成指在大埔工業邨承租一幅約5萬平方呎、為期5年的短期租約地皮,將回收各類家居「雜膠」,回收及再造「1號膠」(PET膠樽)成食品級無菌原料,出口內地。
劉稱,運作後單是PET每日處理量可達20噸,初期量或不多,但隨垃圾徵費及生產者責任制出爐,他對市場樂觀,預期兩年後可用盡處理量,如4條生產全開,每月可處理1000噸,即佔全港1成膠量。
他投資3000萬元,11月運作時,盼將膠樽市場回收價提升至每公斤2元(約40個),令前綫回收商有誘因收膠,推動重建回收網絡。
環保署就塑膠回收亦有動作,今年內推先導計劃,於東區、沙田、觀塘作試點,由署方聘請承辦商直接到公私營住宅、學校和公營機構等,收集所有種類廢塑膠,循環再造成再生材料,署方正就東區服務合約評審標書,冀今年開展服務,日後將擴展至全港各區;署方亦正籌備分階段在人流較密集的公眾地方或政府設施設置50至60部「逆向膠樽回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