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成家長教育子女感受壓 四成常體罰小朋友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9/09 18:08

分享:

分享:

調查指近5成家長認為,處理教養子女壓力時,得到支援很少。(胡靜嫻攝)

處理兒童情緒需有技巧。有調查指,逾7成家長在教育子女上感受壓,逾4成會經常向小朋友發脾氣或體罰。調查機構指利用靜觀方式育兒或有幫助,有受訪家長稱兒子以往常發脾氣,透過靜觀課程能以同理心了解兒子想法,令自身壓力大減。

新生精神康復會上月訪問210位家長,以了解其育兒時面對的壓力指數。結果發現以10分為最滿分,逾七成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受壓程度達6分或以上;八成人會口頭責備子女「唔聽話」,逾四成人常向小朋友發脾氣或體罰。壓力來源方面,受訪家長表示主要來自「擔心子女未掌握到足夠多的技能,以應付日後在社會上競爭」、「擔心子女升學」和「覺得自己太嚴厲或寬容而感自責或愧疚」。

會方亦在今年5至8月安排25名家長參與8節靜觀親職課程,以對比參與前後成果。結果家長參與課程後壓力平均分由「高壓力」水平,下降至「接近正常至偏高壓力」水平;抑鬱及焦慮症狀亦由「輕度情緒困擾」,減至「接近沒有或正常程度」。機構又發現其子的行為問題,亦連帶由「異常」下降至「正常」程度。

育有1名9歲兒子的全職媽媽Cammy指,兒子平日乖巧聽話,但一遇到問題便會發脾氣:「像不想出街或倒水時不小心濺出,都會發脾氣,甚至說『想死』,或亂踢東西。」她坦言過去會耐着性子哄兒子,及教導他如何解決問題,但內心較負面,常想兒子是否在「嚇或威脅自己」。但自參與課程後,她學會以同理心了解兒子的行為,處理教育問題時亦壓力大減。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服務主任凌悅雯表示,家長對小朋友的情感是無條件的愛,打罵亦是出於擔心:「但每個人都會保護自己,如孩子常被父母指摘,內心會與父母有隔閡。」她稱,面對小朋友發脾氣,家長可用靜觀溝通方法處理,當下應先冷靜自身情緒,並要承認「自己也有情緒」,細心聆聽孩子的說話再耐心教導。

記者:胡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