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傷口消毒藥水帶菌衞生署籲即時停用 瑪麗2年53名洗腎病人受感染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9/18 20:03

最後更新: 2019/09/18 20:36

分享:

分享:

瑪麗醫院9月初發現有患者洗腎導管口位置,帶有洋蔥伯克氏菌;涉及疑受污染Pro-Medi Prosept消毒藥水。

醫管局昨日(17日)接獲瑪麗醫院通知,發現有腎臟透析病人組群感染洋蔥伯克氏菌,瑪麗醫院於9月6日在4名腹膜透析門診病人的導管口採集臨床的樣本上,驗出洋蔥伯克氏菌;院方環境監測結果發現,從社區藥房及部分院內醫療用品店收集的預先包裝含「氯己定」成份的「Pro-Medi Prosept」消毒劑樣本,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供應商即時自願回收產品,衞生署呼籲病人即時停用預先包裝的「Pro-Medi Prosept」消毒劑。

瑪麗醫院回顧過去2年腹膜透析病人化驗樣本,發現其中53名24歲至90歲病人,曾感染洋蔥伯克氏菌,當中5名病人出現入侵性感染。據了解,當中有個別患者已離世,惟現時沒有證據顯示有病人因感染有關細菌而奪命。

涉事疑受污染Pro-Medi Prosept的消毒藥水。(衞生署提供照片)

據醫管局初步調查,涉事消毒劑名為「Pro-Medi Prosept」,由寶源(美國)藥業有限公司供應;醫管局指出,部分腹膜透析病人會於家中自行使用預先包裝的氯己定消毒劑,作皮膚消毒及進行導管口護理,而有關消毒劑可於社區藥房及醫療用品店中購買。

瑪麗醫院昨日已就事件通知醫管局,局方亦已就事件通報各腎科部門,並提醒病人需按腎科部門提供的指引於家中進行導管口護理。

衞生署今日已到寶源進行巡查,並檢取產品樣本作化驗。寶源自願從市面回收所有有關產品,並設熱線電話(2411 3463)供查詢。

醫管局表示,將重新檢視公立醫院腎科病人感染洋蔥伯克氏菌的化驗結果,並提醒病人若懷疑傷口有感染情況,應向醫護查詢;局方亦已通知院內醫療用品店停售涉事消毒劑;並將事件通報衞生署跟進,及配合署方流行病學調查。

署方已聯絡本地私家醫院及註冊洗腎中心,了解有關機構病人感染洋蔥伯克氏菌的情況,並會聯絡受感染病人作跟進調查;同時已向醫生發信,通知有關感染個案,提醒停用有問題產品,並作出傷口護理的建議;流行病學調查及相關產品的市場監測行動仍在進行中。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涉事懷疑帶菌的消毒劑成份為Chlorhexidine(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可於社區藥房毋需醫生處方下購買,是需洗腎的病人常用作消毒喉管皮膚之用;強調醫院亦有使用同一牌子消毒劑,惟未有發現帶菌。他形容,洋蔥伯克氏菌算頑強,常見於環境當中,受感染後入侵性能力不高:

少量接觸傷口未必會受感染,但如接觸量高,好似洗腎病人喉管口皮膚消毒,就有機會受感染。

他表示,洋蔥伯克氏菌「天生」對很多藥物都呈抗藥性,感染後治療難度高,一旦入血嚴重更會死亡。而每年平均都有單位數字的住院病人,感染洋蔥伯克氏菌後入血。

何栢良估計,涉事消毒藥水有機會於生產或包裝過程不妥當而受污染,惟確實受污染原因仍需調查;又不排除其他醫院或其他病人受影響,呼籲患者應立即停用有關消毒劑,如傷口出現紅腫、痛、流膿及發炎症狀,就應求醫。

記者:陳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