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回報】7年來定期探訪無依靠長者 義工陪腦退化婆婆最後人生:不讓他們感孤單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9/22 16:48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0

分享:

分享:

義工周梁秀琼7年來陪伴無依靠的病者走過人生艱難時刻。

因為疾病纏身、欠缺照顧,不少中老年人也要入住院舍,護老院成為了他們的「家」。為不讓他們感到孤單,年近69歲的周梁秀琼(周太)退休後成為「關愛病患基金會」義工,定期去院舍或上門探望無依靠的病人,並成為朋友。7年來,能為獨居癌症病人煲湯聊天、陪伴腦退化婆婆走到人生最後一程,同行艱難的日子,她說一切也很值得。

為了讓病者知道他們不是獨自抗病,周太自2012年擔任義工,至今已探訪7年。(陳靜儀攝)

不是出於同情  而是認識朋友

我去探訪並不是因為覺得他們可憐,而是想與他們做朋友,聆聽其經歷,了解其生命故事。

步近古稀之年的周太仍容光煥發,提起探訪更特別「有火」。曾探訪囚友的她,退休後在「關愛病患基金會」創辦人徐玉英姑娘邀請下,接受訓練並成為探病義工,至今已7年。2012年首次探訪,她在護老院認識了3位院友,相處1年多,才漸漸了解各人的性情及經歷。

院舍內,有40多歲患肌肉萎縮症的女士;也有患糖尿病,要用尿片的中年男士;還有位70多歲、行動不便的梁婆婆,因在街上跌倒,社工擔心她無法照顧自己而送入院舍。眼見他們艱苦度日,身邊無親無故,周太心有不安,決心定期探訪,尤其是無依靠的一群。得知梁婆婆愛吃缽仔糕、芝麻卷,她就去買,逗得婆婆甚開懷。

首次去護老院探訪的片段,周太仍歷歷在目。(陳靜儀攝)

 及時發現獨居病人暈倒家中

「只要健康情況許可,又有餘閒,我會繼續探訪。」這些年來,周太探訪過8位病人,有的已撒手人寰。最教她難忘的是一位獨居的癌症女士,因有共同嗜好,有聊不盡的話題,並與對方同行了兩年。該女士先後患上乳癌和淋巴癌,並因不良於行要坐輪椅。周太經常煲湯給她喝,化療期間更是每周探望兩次。

有次上門探望,卻無人應門,隨後周太從氣窗發現她暈倒地上,送院後證實因中風失去意識,留院兩星期後去世。對方自小在院舍長大,也從沒提及家人,但坦然面對死亡。縱事出突然,但周太說,能「陪伴她走一段不易走的路」,在生時好好相處,已無遺憾。

周太說,李宜珠婆婆個性獨立,不愛「埋堆」,自義工探訪後變得健談,判若兩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腦退化婆婆走到最後一程
 
擔任義工以來,周太與90歲的李宜珠婆婆同行年日最長,足有5年,一直至對方病逝。李婆婆患腦退化症,老伴已逝,女兒患情緒病並移民海外;在港親屬擔心她難以自理,送她入住院舍,後來無力照顧,遂由周太等義工探望,並由徐姑娘作監護人,生活開支也由關愛病患基金會支付。

李宜珠婆婆(中)最喜歡外出飲茶,周太(右一)說婆婆每次也笑得很開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太憶述,婆婆思緒時而混亂,時而精伶;提起陳年舊事,不禁哭了,或許是孤單感浮現;有時又像個小孩,要人哄。自有義工探訪後,婆婆生活添了幾分色彩,不時外出飲茶。她最愛吃梅菜蒸鯇魚,有時義工挑魚骨的速度也不及她吃得快。

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卻能為她完成心願,令她開心、滿足。

探訪一年多後,婆婆因為不慎跌倒,左腳骨折並漸漸萎縮,自此只能臥床,並接受物理治療。去年4月她身體轉差,多次進出醫院,並要插胃喉進食,大部分時間也在睡覺,最終於8月離世,由基金會義工辦理後事。眼見婆婆化為輕煙,周太直言不捨,但她說:

能在她人生最後一程出現,陪伴她走到最後,是難能可貴的經歷。

5年來,周太(左一)見證李婆婆(中)身體逐漸虛弱,並人生走到盡頭。(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盼繼續關心病人 不讓他們感到孤單

今年周太又迎來新挑戰。她一臉苦惱地說,目前正探訪一位婆婆,因有過不愉快經歷,不敢信任他人。義工們正摸索方法,盼婆婆打開心扉,走出陰霾。7年來與病人相處的點滴,周太仍記在心上。「付出少許時間,可以關心他人,豐富生活、認識不同的人,很值得。」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位病人面對的苦處也不同。她說,耐心聆聽最重要,未來仍會繼續探訪:

雖然幫不上甚麼忙,但可表達關心,不會令他們感到只有自己一個。

記者:黃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