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計安全期難保安全 男女雙重保障更可靠
發布時間: 2019/09/26 00:00
為求方便,數日曆計算前7後7安全期是不少人一直沿用的避孕方法,隨著手機APP的普及,用上安全期APP以為可以計算得更準確, 程式會推算生理周期,以推測用家安全期或容易受孕的日子,並以此作為避孕的方法。然而,有新聞報導指,短短幾個月內已有超過35名用家意外懷孕。不想「意外」發生需要準確的避孕方法,由婦產科專科醫生譚穎琪講解一下避孕方法和迷思。
很多人視月經來的前7天及後7天為安全期而毋須避孕,又或是以為體外射精,就可減低「意外」發生的機會。婦產科專科醫生譚穎琪解釋,「無論是安全期,或是體外射精都不是穩妥避孕方法,成功率均只有不足八成。安全期是通過計算排卵周期,從而避免在最容易受孕的日子進行性行為。然而,排卵會受健康狀況、內分泌、生活壓力、心情等因素影響,特別是月經周期不穩定的女士,就更為不『安全』。單單以最近一次月經周期計算,並不能準確計算安全期日子,最少要檢視半年至1年的月經記錄。另外,亦要配合基礎體溫法、觀察子宮頸粘液等情況去而定。」
以體外射精作為避孕的方法,成效更加低,「體外射精的避孕原理,是由男性在射精前將陰莖從陰道抽出,以此來限制精子接觸卵子的機會,容易出現難以自控的情況。加上男士性興奮時的分泌已內含精子,當陰莖曾接觸陰道或陰部,已足以令女士懷孕,所以體外射精並非可靠。」
男戴套女服藥 雙重保障更可靠
男女都有責任避孕及保護自己,不能只靠單方面。「男戴套,女服藥」,做足「雙重保障」是較高效的避孕方法。男士使用安全套除了可阻隔精子與卵子接觸的機會,更具預防性病;女士們恆常服用避孕藥,避孕的成效超過99%。即使安全套臨場意外鬆脫或未有全程被帶上,避孕藥可抑制排卵,防止精子和卵子結合及阻礙受精卵著床,同時可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更有改善月經不準或經血過多之效。
世衞指引: 避孕藥不會影響日後生育
水腫、肥胖、致癌,甚至影響生育等副作用是不少女士抗拒服用避孕藥的主因。譚醫生解釋,這些副作用大多只出現在舊式避孕藥上,而世衞指引已證實避孕藥不會影響日後生育及胎兒發展,毋須太擔心,「新一代的避孕藥為混合式荷爾蒙,含有雌激素和黃體素。其雌激素為低劑量甚至超低劑量,有助舒緩經痛,持續服用可令經期較為有規律及準確。而所含的黃體素DRSP更有助改善油脂分泌,減少水腫,避免體重增加。近年也有研究發現,持續服用會降低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結直腸癌等的風險。」
譚醫生提醒,普遍健康女性都適合服用避孕藥,只有某部分不宜,如35歲以上有吸煙的女士、過去或現有乳癌、血栓塞或嚴重肝病、有嚴重高血壓或糖尿病,或者對荷爾蒙敏感的女士,一般服用前可先諮詢婦科醫生。
(教育資訊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