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口岸快開通 蓮塘香園圍碉堡見證港深邊界變遷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9/09/26 16:38

最後更新: 2019/09/27 16:08

分享:

分享:

梁昭研認為,研究邊境要跳出既有價值觀或概念,懂分開地理、空間、政治等層面,才能抓住癥結,更了解歷史發展。(張永康攝)

香港和深圳一河之隔,近兩世紀分開管治,生活和生態互動卻從未間斷。

蓮塘/香園圍口岸最快年底開通,有專研邊境的地理學者指,口岸兩邊皆聳立料有近百年歷史的同款炮樓,見證了同宗的村民過去不理治權夾岸定居,跨境通婚和耕作。昔日,新界超過九分一禁區土地屬於華界人士,已不時令港英頭痛,連特區政府亦要以高1倍成本為口岸收地。

中文大學博士研究生梁昭研早前於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開課,講解邊境和禁區發展。由東北到西南,港英1949年先沿着深圳河建鐵絲網,兩年後再設禁區,「分割了不止一個社區」,計有蓮麻坑和對岸長嶺、竹園和羅芳、馬草壟和赤尾,還有坐擁同款碉堡炮樓的香園圍和蓮塘。

新界邊境解禁後,近年已有不少客家屋、私塾被拆掉,香園圍及蓮塘的同款粉紅色碉堡前景亦備受關注。(受訪者提供圖片)

學者實地考察 土地用途大變

梁引述香園圍村民道:

炮樓大概建於20、30年代……特別之處是它有兩防,先是防山賊,後來防日軍,予游擊隊躲藏。

口岸開通在即,常實地考察的他發現,打鼓嶺一帶的土地用途已有「好大轉變」,頻有休閒農莊建成,兩地炮樓的前景可謂同樣堪虞。

縱掛着香園圍之名,造價逾330億元、超資近1倍的港深第7個陸路口岸,實質位處鄰近不復存在的竹園村。梁昭研指,2012年起新界禁區分批取消,打鼓嶺較遲解禁,多少是政府想易於覓地安置受工程影響村民。有長居竹園者最終被港府歸源至對岸羅芳村,賠償因而頓減,惟官方要拿下羅芳居民所擁的竹園土地,依然要大花公帑,

簡單來講係賠多一倍。

翻查港英政府紀錄,他指華界人士一度擁有新界禁區逾2,400萬呎土地,

即整個禁區的八分一至九分一。

礙於意識形態,港英只承認私有或新界祖堂地產權,不接受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的共產業權,港方為阻截走私、偷渡客等多次築建鐵絲網時,便刻意避免取用華界人士土地,免生尷尬。

兩地村民通婚 私下解決紛爭

不過,人口大規模流動,如馬草壟62至67年曾接收赤尾多達三分二人口,令當地70年代跟料壆、蓮麻坑等地廣見土地納糧爭執。那多是英界農民或養魚戶向華界單位租地,卻遭同村聲稱持有業權者追索,兩地官方跨境協商不果,只能交由爭執人士私下解決,

因為他們常有同一祖宗,簡單點講是互相認識。

兩岸村民歷來不斷通婚,沙頭角曾有八旬老婦告知梁昭研她從「蓮麻坑」嫁過來,「其實是大陸那邊的蓮麻坑」,意即長嶺。

追本溯源,香港和深圳曾同屬寶安或新安縣數百年,英國1898年租借新界後,依照跟清廷協議籌建九廣鐵路,長久沒阻隔人口往來流動,

(深圳)河沒上鎖,沒東西阻礙你,你能過河就可以,只是可能要向撑船的人付路錢。

梁分析,大帽山以北的新界農民,文化上貼近深圳更甚於港島,「人們最常去的地方,不是香港市中心或者福田,他們以前靠三個墟,深圳墟、石湖墟和沙頭角墟,那是趁墟年代。」

臨時禁區紙 讓農民來港耕作

雖然共產黨1949年建國後,港深邊境不再如以往開放,梁昭研形容禁區51年成立初期仍是「好粗疏的制度」,59年才列明禁區各種生活限制,六七暴動後始有軍方鎮守邊界,協助看守禁區人蛇鐵絲網的警方。

「如果我在香港住,要過大陸,制度上(反而)嚴一點。」港英最初甚至僅靠簡單認證來決定是否讓華界農民來港耕作,到中方正式發行耕作證,香港才跟着發臨時禁區紙,讓他們經耕作口橫渡深圳河工作,可於指定時間赴石湖、聯和等墟市買賣,「香港這邊是跟着大陸走。」

香港的邊境禁區面積由2012年的2800公頃,分階段縮至16年僅剩約400公頃。(受訪者提供圖片)

據另一邊境學者阮志的《香港跨境村莊及文化遺產》稱,1954年中方有15條村多達854人過境耕作,至03年羅芳村尚有87人持耕作證,但仍會跨境種田僅3戶。梁昭研指,當局今天已不再發新證,制度或只剩跨境購物的功用,

有新聞講近十年它都是給大家走水貨用,當然傳媒也曾拍到照片。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付費閱讀),標題及內文經編輯修改。

撰文 : 姚沛鏞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