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劑陷阱】樽裝茶含多種添加劑 營養師:食用過多增味劑或引致高血壓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10/10 17:27

最後更新: 2021/10/26 11:25

分享:

分享:

一瓶樽裝茶含N種添加劑,營養師表示,攝取過多增味劑或引致高血壓。

喝茶好處多,對於沒時間泡茶的打工仔來說,樽裝茶是方便的選擇。不少人以為樽裝茶成分簡單,只有茶葉及水,但原來一瓶含有多種添加劑,營養價值亦遠不及上新鮮泡的茶,究竟長期飲用會否對健康構成影響?TOPick檢視市面上常見的樽裝茶飲,找來美國註冊營養師杜怡琛(Samantha)拆解箇中添加劑,背後功用及壞處。

不同添加劑背後功用

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

  • 因為茶放久以後會變酸,碳酸氫鈉可平衡酸鹼值(pH) ,延緩黴菌生長
  • 可令茶顏色變深,有助生產商調配茶品顏色

抗氧化劑(antioxidant)

  • 對抗氧化作用,保持品質
  • 因茶飲裡面有多酚,兒茶素,胺基酸等物質,在光線照射下口味和顏色都會有改變
  • 常見編號有E300、E301、E316

酸度調節劑(Acidity regulator)

  • 改變或控制食物酸鹼度
  • 常見編號有E331、E332、E500、E500(ii)

維他命C

  • 一種多功能添加劑,可以用作營養添加劑和抗氧化劑
  • 分為天然來源例如水果和蔬菜,或人工合成
  • 防止由氧化作用引致的變壞過程,延長保質期

穩定劑

  • 使兩種不同的物質結合和平均穩定分散

消泡劑

  • 防止或減少泡沫 

Samantha解釋,由於每批茶葉本身的自然風味不同,生產商大量製作樽裝茶時,有機會要加入添加劑,確保每一瓶茶的味道一致。另外,茶葉中的「兒茶素」容易氧化,泡好的茶在短短幾個小時會變色和變味,添加劑如抗氧化劑、酸度調節劑等能有效地保持茶的品質或穩定性。 

最新影片推介:【湊得輕鬆啲】任喇沙書院劍擊教練逾30年  曾俊華談學習劍擊之道

攝過多增味劑或引致高血壓

至於小部分樽裝茶會加入增味劑、香料或調味劑,Samantha表示,這些都是不建議的添加劑。

增味劑,即食物添加劑「穀氨酸一鈉」,簡稱MSG或俗稱味精。編號包括:E620,E621,E622, E631,E627及E635等等。根據世衛,穀氨酸一鈉的每日可攝取量列為「不詳列」類別,即毒性很低,一般進食不會對人體有害。不過穀氨酸一鈉含有鈉,進食過量有機會令血壓過高。

亦有研究指出,少數人可能會產生「穀氨酸一鈉綜合症狀」(MSG Symptom Complex),進食後會出現短暫的不良反應包括頸背、前臂和胸部感到灼熱、臉部緊縮、胸痛等問題。

另外,香料、調味劑(artificial flavoring)主要分為化學合成和天然香料兩種,化學合成香料則在實驗室製作做出來,天然香料由天然食物提煉,但過程中亦可能添加了大量化學物。

增味劑、香料或調味劑有機會令人偏好濃味或加工食物。這些食物營養價值較低,比起天然食物較多糖份,脂肪和熱量, 容易增加患上慢性病和肥胖的機會。

一般食物添加劑對人體無害

她續指,雖然大部分食物添加劑對人體無害,但肝臟也會消耗更多能量分解這些非天然化合物,增加身體負荷。不過,一般市面出售的茶飲通過安全檢測,市民無需過分擔心和避免飲用含添加劑的茶飲。

市民可挑選沒有添加劑、香料、增味劑,和調味劑的茶。

Samantha補充,相比樽裝茶飲,新鮮泡的茶營養價值更高。她解釋,茶葉含有高抗氧化物「兒茶素」,能減少自由基攻擊我們的細胞,保護心血管健康。樽裝茶飲經過處理和包裝過程,兒茶素容易被破壞,抗氧化作用較低。

最新影片推介:【活得健康啲】失去摯友為人生最大傷痛 林二汶:我沒給自己傷心時限

記者:沈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