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指放寛按揭上限  不會出現負資產潮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0/19 10:54

分享:

分享: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預計,本港第三季經濟將會進入技術性負增長,貿易、零售、餐飲情況全部都會向下,而且跌幅相當凌厲,相信本港物業市場未必會熾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施政報告建議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認為不會出現負資產潮,因為現時社會情況與1997至2003年期間不同,房屋需求大,未必會出現供過於求、樓市嚴重下行情況,相信有意置業人士會謹慎考慮,強調政府並非「逼人買樓」,只是希望為有能力供樓,但首期不足的有意置業人士,提供更多選擇。

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按揭成數,首置人士可造9成按揭的樓宇,由樓價上限400萬元放寬至800萬元,至於1000萬元以下私樓,只要是自住,按揭最多可造8成。

對於繼續推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林鄭月娥重申,土地並非用之不盡,改劃棕地、市區重建都困難重重,所取得的土地面積亦不大,人工島填海不但能滿足新的土地來源,亦為加強香港現代化帶來契機。

政府主動規劃收地  並非「強搶民產」

林鄭月娥表示,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並非分化市民和地產商,又指見到發展商捐地和借出土地建公營房屋,回饋社會,她希望發展商以同樣精神,支持政府主動規劃收地,以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所有收地都有賠償,賠償價錢上亦有上訴機制,並非「強搶民產」。

林鄭月娥又指,今次報告較突破的思維,是以主導改劃的方式,運用公權力收地,相信一定會遭到反對和抗拒,相信亦是以往政府的憂慮,但今次收地是百分百用作興建公營房屋,有一定法律基礎。

林鄭月娥表示,是否重啟租置計劃,是施政報告中,她掙扎得最久的措施,指支持和反對的理據都非常充分,但最終只決定加快出售39條已推出租置屋邨的剩餘單位。她指,最近的體會之一,是年輕人最關注公義問題,關心香港是否公義社會,在分配資源時是否做到公道,當大部份在輪候公屋的人,居住的環境比公屋居民差,就應優先處理這些人的上樓問題,因此不將租置計劃延伸到其他公屋屋邨。至於以往出現的租置屋邨管理問題,可以在日後擴展租置計劃時一併解決。

責任編輯:鄧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