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康會新設特殊學習需要幼童專屬室內水療池 讓孩子寓治療於遊戲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0/22 06:00

分享:

分享:

協康會於2018年首次設置專為SEN幼童而設的室內恆溫水池,而今年6月亦推出「樂水·適游-肢體弱能及自閉症兒童水療支援計劃」,課程由物理治療師教授,針對患有相關病症的兒童,家長或照顧者可一同參與水療小組訓練。(湯炳強攝)

水療屬物理治療的一種,有機構新設特殊學習需要(SEN)幼童專屬室內水療池,針對自閉症或肢體弱能的兒童推行親子水療課程,助他們改善肢體協調及情緒表達等。有患自閉症的男童參與4個月後,感覺體能有進步,肌肉力量及情緒大有改善,且促進了親子關係。

協康會於2018年3月首次設置專為SEN幼童而設的室內恆溫水池,而今年6月亦推出「樂水·適游-肢體弱能及自閉症兒童水療支援計劃」,課程由物理治療師教授,針對患有相關病症的兒童,讓其與家長或照顧者一同參與水療小組訓練。

現年6歲的麥竣穎,於2年前父母發現其行為異常固執,如走路時會踮起腳尖、堅持以同一路線回家等;其後又發現其對水十分敏感,接觸到水時更會情緒失控,每逢洗頭時,父毋須捉緊他及托着他的頭才願意「就範」。最終竣穎獲診斷患有自閉症傾向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經醫生轉介下,竣穎參與親子水療課程,由初時接觸到水會大哭,至後來愈趨享受,更主動向父母查問「何時可以再上課」,接受4個月訓練後至今已「可把頭浸落浴缸玩水」。同時其情緒控制及大小肌力量亦見改善,身體平衡力大有改善,不再輕易跌倒。

患有自閉症傾向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麥竣穎經參與協康會的親子水療課程後,體能有進步,肌肉力量及情緒大有改善,更促進了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湯炳強攝)

麥母表示,從前竣穎對水持有戒心,加上整體發展遲緩,以往走路不時會跌倒,令父母飽受困擾。至參與水療課程後,竣穎的進步很大,感覺其身體更能協調,亦促進了親子關係,「作為父母,每次看見兒子於課後滿臉笑容,成為我們最大的快樂」。

協康會物理治療督導主任許鳳櫻表示,水中壓力及阻力有助增強兒童的身體意識,強化肌肉力量及耐力及改善社交情緒等;物理治療師於課程中會利用不同的水療技巧,設計出針對性的訓練活動和遊戲,讓孩子寓治療於遊戲,增加課程趣味性。建議家長如發現子女無法融入傳統游泳班,或有其他肌能、社交問題都可參與。

記者:洪芷晴、石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