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珊瑚整體狀況情況良好 研究指33個地點中只有6個出現白化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0/23 18:08

最後更新: 2019/10/23 21:44

分享:

分享:

浸大理學院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右二)表示,此次珊瑚白化現象並非嚴重,受影響的珊瑚群落範圍相對細小,整體現象良好。(陳國峰攝)

珊瑚白化現象在全球日益嚴重,漁護署早前委託4間大學,於2017年起進行為期18個月有關珊瑚健康的研究,在檢測33個主要珊瑚群落地點後,發現當中6個地方出現白化,白化面積介乎5.9至57.9%,當中白蠟仔情況最嚴重。專家指出,此次珊瑚白化現象並非嚴重,受影響群落範圍相對細小。

漁護署早前委託浸大、教大、城大及中大進行持續18個月研究,檢測全港33個主要珊瑚群落地點,於夏季及冬季期間各進行2輪水底調查,並詳細調查出現珊瑚白化或侵蝕的地點,3個月後檢討其恢復情況。

研究報告指,33個地點中有6個出現白化,分別在東坪洲兩處即阿媽灣和阿爺灣,及西貢4個地點包括珊瑚灘、橋咀東、橋咀北及白蠟仔,其中白蠟仔白化面積達57.6%,為最嚴重的地點。研究人員也標記了183個出現白化的珊瑚 ,但在3個月後逾9成可完全恢復正常。

浸大生物系研究員謝揚解釋,珊瑚除受水溫升高及極端天氣影響外,核果螺數量多亦有影響。珊瑚靠共生組供應營養生存,如天氣太熱或海水太淡,令其受壓便會釋放共生組,即原本應要吸收的營養而變成白化,若超過數月便有可能死;而夏天刺冠海膽和核果螺等生物的生長比較旺盛,加大了生物侵蝕程度,估計是次珊瑚白化主因是海水鹽度下降。

邱建議,政府應設立珊瑚白化月份,頻密監察水質和珊瑚健康狀況,嚴重時可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及可與研究機構合作,繁殖珊瑚作移植用途。漁護署表示會接納相關建議,計劃明年會在主要珊瑚區展開長期監察行動,並考慮完善義務潛水人員發現珊瑚白化的通報機制,其他行動亦會陸續展開。

記者:洪芷晴、胡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