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揭兒童對性別非常規化朋輩存偏見 倡培育多元共融意義

社會 17:06 2019/10/31

分享:

分享:

中大發表有關兒童對性別非常規化朋輩看法的研究結果,並已於兒童發展研究學會(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的旗艦期刊Child Development發表。(陳曉瑩攝)

中大一項研究發現,針對「娘娘腔」、跨性別等非常規性別行為的歧視或早於兒童時期已形成,並未必會自然而然地隨年齡消失,有機會限制持有強烈性別定形兒童的興趣及日常社交生活,甚至導致有偏離社會性別規範行為的兒童,因遭受社會歧視而出現自殺傾向等心理健康風險,建議學校及家長及早介入,教導兒童多元共融的意義。

非常規性別行為意指個人的行為或性別表達不符合男性和女性的性別規範,典型例子包括「娘娘腔」、愛跟異性做朋友、跨性別等,有關行為與心理健康風險有一定關聯,兒童一般會透過身邊玩伴、玩具、遊戲活動、服裝及髮型偏好等表達有關行為。

中大研究團隊聯同港大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於2017年7月至10月期間,安排了315名年齡介乎4至9歲的居港華裔兒童參與面談詢問及遊戲行為測試等研究。結果發現,4至5歲的兒童已對不跟從刻板性別規範的朋輩有較負面看法,包括不願跟對方做朋友、認為對方不受歡迎、較不願意與對方分享等;若對方為男性時,偏見程度更為明顯。

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分析時表示,父母從小對兒童的教育及管理,以及兒童對日常生活的觀察,都會令兒童自幼便定形男女之間的分別。

她續稱,傳統社會上大多優待及看重男性的特質,女性身份反被看輕,如果一個女性的表現較男性化,外界未必會非常反感,

譬如一個女仔性格堅強、有自信,有些人會形容她是女強人,巾幗不讓鬚眉,惟當被社會看高一層的男性打破了男性刻板的特質或身份地位時,他要付出的social cost(社會成本)會較大,人們可能會覺得他不應該做女性化的東西。

研究又指,相比4至5歲的兒童,8至9歲生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偏見普遍較嚴重。團隊認為情況或與小學時期屬兒童排斥異性或性別分組的高鋒期有關。

黃泓建議,家長及教師可提供機會,讓跟從性別規範和性別非常規行為的學生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及對方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從而減少偏見。

記者:陳曉瑩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