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窩推廣Farm to Table 食得新鮮

休閒消費 18:50 2019/11/04

分享:

分享:

「梅窩Farm to Table」透過網上共購計劃協助當地農戶銷售農作物,昨日更舉辦廚藝大賽,用梅窩的蔬菜烹調美食,與當地居民分享。(岑志剛攝)

政府提出以「北發展、南保育」發展大嶼山,去年更有「明日大嶼」願景,擬於交椅洲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大嶼山的鄉村面貌勢將翻天覆地。

為保留這片土地的獨有風貌,有保育團體與地區組織在梅窩推出「Farm to Table」(從農場到餐廳)計劃,籌辦網上平台銷售當地農場的新鮮食材,並開辦導賞團、農務工作坊,吸引市區居民前來購買產品和學種菜,解決農作物運輸困難乏人問津的問題,保育梅窩農業文化。

梅窩產有木瓜、四季豆、洛神花等各類蔬果,惟因運輸不便而乏人問津,主要是自給自足。(土地教育基金提供圖片)

近年不少平台打着Farm to table旗號,推出本地農場食材直送服務。Farm to table在外國流行多年,主張消費者或餐廳直接採用附近農地作物烹調,確保食材新鮮,大大減低運送時的碳排放,符合環保原則。

單車運送作物 符環保原則

土地教育基金、大嶼學堂去年申請環保基金資助,獲批90多萬元舉辦第一期「梅窩Farm to Table農業社區」計劃,將農地連結本地餐廳,全程可以單車運送農作物,又透過網上共購計劃和舉辦導賞團、農務工作坊,協助當地農戶銷售作物。計劃昨日發布成果,並舉辦廚藝大賽,10名參加者用梅窩土產蔬菜烹調各種美食,跟居民同享。

梅窩居民原以務農為生,主要種植稻米;50年代港英政府引入外國大米,農民轉種蔬菜等經濟作物;70、80年代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廉價菜供港,加上工業起飛,年輕人到市區工作,農田遭棄耕,梅窩農業日漸式微。

不過,近年復耕運動和有機耕作興起,多了外來人租用農地耕作,也有原居民退休後回村定居復耕,草園農場負責人周敏強是其中之一。

1958年出生的周敏強是梅窩原居民,在白銀鄉擁有約7,000呎農地,去年退休後全身投入種菜。他憶述年少時曾陪父母下田種米,懂得基本農業運作,惟技巧不純熟。長大後他到城市工作,在蔬菜統營處擔任會計,直到十年前接觸有機耕作,他開始在父母的農地上作試驗,不用除草劑和殺蟲劑,種出粟米、翠玉瓜等蔬果。

周指,白銀鄉農戶多是長者,種菜只為自給自足,種植規模較小,也缺名氣,加上交通不便,作物幾乎賣不出去,多餘的蔬果只得送人,甚至丟棄。後來他加入「Farm to Table」計劃成為大使,藉網上平台銷售作物,並帶領農業導賞團,銷售情況有起色。

周敏強指,小農戶的有機農場不用殺蟲水和除草劑,收成不穩,售價也較貴。他以有機木瓜為例,外面售40元一斤,即使他以18元成本價出售,仍貴超市一倍,市民或不捨得購買。現時他主要靠帶導賞團及執教農務工作坊幫補收入,但仍未能收支平衡。(岑志剛攝)

廚藝比賽參賽者之一、於非牟利機構「齊惜福」負責產品研發的李正暉則指,碳排放問題日益嚴重,冀透過推廣食用本地菜,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擅長法國菜的他補充,外國廚師均偏好購買就近種植的蔬菜,「因為甜度、新鮮度會好好多。」惜法國菜所用的蔬菜較獨特,本地農田鮮有種植,他鼓勵農戶種植其他適合本港氣候的蔬菜,提供更多選擇。

選鄰近種植蔬菜 更甜更新鮮

計劃項目主任伍雋穎表示,首期計劃分別有5個農戶和餐廳參加,並舉辦了14次梅窩農田生態導賞,以及農耕體驗課,至今反應正面,體驗課每次均爆滿,惟農戶銷量不便透露。已獲環保基金批出約100萬元,在未來一年半推出第二期計劃。

她稱近年多了外來人口搬入梅窩,加上新居屋去年入伙,計劃有助新居民了解本地農業,促進菜農銷售。有參加者在學習務農期間,更愛上這片土地,希望搬入梅窩居住。

伍雋穎又解釋,政府銳意發展大嶼山,梅窩雖處於南大嶼,亦有機會受影響,她希望透過計劃推廣梅窩特色,未來若有發展,都能保留這裏的文化和自然環境。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付費閱讀),標題及內文經編輯修改。

撰文 : 岑志剛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