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聯同香港觀鳥會推全港首個聲音互動地圖網站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1/06 13:52

最後更新: 2019/11/06 15:16

分享:

分享:

浸大連同香港觀鳥會早前收集逾6萬項本地生態數據,包括雀鳥叫聲、分布、物種數量等,整合成全港首創的自然生態聲音互動地圖「香港自然蹤跡」網站。(洪芷晴攝)

香港地少人多,但生物多樣性豐富。香港浸會大學連同香港觀鳥會早前耗時3至5年,收集逾6萬項本地生態數據,包括雀鳥叫聲、分布、物種數量等,整合成全港首創的自然生態聲音互動地圖「香港自然蹤跡」網站,冀助學界及社會更深入了解本港自然生態環境。

根據已有資料,在全港約1,100平方公里面積中,有多逾550種雀鳥、110種兩棲爬行動物、600種昆蟲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然而至今仍無相關的開放資料庫及電子地圖。

香港觀鳥會早前與浸大合作,著手收集本地鳥類分布、數量、聲音等數據,透過將全港以相同格網座標分成逾1500個1平方公里的方格調查,並整合過去20年持續紀錄的紙本數據,再由浸大耗時16個月,負責設計及處理數據,終製作出全港首個聲音互動地圖網站。

網站透過最新的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開發,整合調查數據、地理位置、鳥類和動物訊息、照片以及聲音資訊等,市民亦可透過搜尋功能,搜索欲了解的動物資訊及歷年分布變化等,有助學界進行相關研究,並向公眾推廣環境保育。

浸大國際學院地理及資源管理專修學科統籌博士胡麗恩表示,該網站提供有用的資料和數據,可推動生物多樣性研究及相關評估和監察,有助大眾了解過去20年來鳥類的分佈、數量及繁殖狀況,「可透過網站看到哪些物種數量愈來愈少,更多去保護受威脅的物種和生境」;同時亦有助提高公眾對相關資訊的認識,尤其在教育方面,「學生於書本上學習較單調,若使用此地圖或可加深他們的興趣和理解」。

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陳燕明小姐表示,早期的鳥類資料及紀錄主要由外藉會員整理及提供,以紙本作紀錄。而該網站整理了過去香港的鳥類分佈資料,製作成網上資料庫,其中一個嶄新特色是以聲音為主題,有自然聲音樣本,「大多人士都以視覺『觀鳥』,惟應嘗試用不同感觀接觸,每種鳥類的鳴聲都有其獨特性可透過網站辨認及認識不同鳥類」。

她指,有些雀鳥只會在繁殖季節唱歌,餘下日子只會鳴叫,故不少觀鳥者聽到便會知道牠們準備繁殖了。

「香港自然蹤跡」網站相關展覽將由即日起至20日於浸大圖書館大堂舉行,費用全免。

記者:洪芷晴、石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