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曾是百貨太子爺家道中落 前天文台長退休享第二人生:尋回失落夢想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9/11/13 17:01

分享:

分享:

前天文台長李本瀅自言,每個人都可趁退休的時間,尋回一些年輕時的夢想,投入精采的第二人生。

上了年紀,總要面對退休問題,其實即使從職場退下,但人生一樣可以多姿多采。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在天文台工作30多年,8年前退休,便投身藝術創作,現就讀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課程,可謂活到老學到老。

李本瀅訪問當天,一身湖水藍色Polo恤,一條卡其色斜布褲,年輕又具活力,跟從前他經常打呔穿西裝接受傳媒訪問的形象大不同。

李本瀅任天文台台長期間,經常接受不同傳媒訪問。(被訪者提供圖片)

李本瀅於1979年加入天文台當科學主任,2011年以60歲之齡退休,在天文台工作了32年。

李本瀅(圖右)於1979年加入天文台工作,這相攝於1981年,在天文台跟同事合影。(被訪者提供圖片)

退休後如釋重負

由極度繁忙忽然轉向相當悠閒,李本瀅直言有點不習慣。

我第一天的退休日,起床時有點不自在,但同時又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就好似你平日去買餸,左手一袋右手又一大袋,但忽然話你知以後不用再拿,感覺像很輕鬆。

由那時起,李本瀅便開始不斷學習新知識,如學西班牙文、鋼琴伴奏、書法、素描等,非常充實。有時間又會寫網誌,又玩facebook,以他這年紀來說,可算是網上的活躍分子。

多年間尋尋覓覓,李本瀅最終發現繪畫才是他的最愛,他相信或多或少是受爸爸啟發。「爸爸做生意,工作很繁忙,很少時間陪我們。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書枱上畫畫,爸爸當天不用上班,便陪我一起畫,更是整整一個下午。那天我很開心,從此我對繪畫存有好感。」後來因要上中學、大學到出來社會工作,他便把這個興趣放下了。

尋回年輕時的理想

當完成人生上半場後,到了下半場退休的時間,李本瀅便於2017年報讀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3年課程,主修繪畫。

我覺得退休人士趁還有魄力時,可做一些年輕時因工作關係而放下的夢想或興趣,彌補一些缺失。

李本瀅在香港藝術學院內,攻讀一個為期3年的藝術文學士課程。(被訪者提供)

不過,李本瀅從前的天文台工作,是以科學方法來分析,現在涉獵藝術範疇,是否風馬牛不相及?他認為科學跟藝術不用分得太清楚,近年坊間常說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都有加入A(藝術)成了STEAM,所以科學及藝術是可互相結合。

現在李本瀅就讀的藝術課程中,都有一些退休人士,如醫務人員、律師等,李本瀅說同學都是年輕人為主,更十分喜歡跟他們溝通。「因年輕人的思想好特別,思維跟我們長者不同的,有時在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好似我以前只喜歡古典音樂,現在跟隨他們聽流行曲,其實都幾好聽。」

李本瀅用上紙皮,創作多款藝術作品。(被訪者提供圖片)

理財之道:好天斬埋落雨柴

不愧是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談及退休前的理財計劃,他不忘用天氣來作比喻:「財政方面一定要未雨綢繆,好天斬埋落雨柴!」原來這道理是從他爸爸身上學回來。

「爸爸是個生意人,家境算是過得去,在六、七十年代,他開了一間百貨公司,經營幾年但生意不佳,最終要結業。當時爸爸已蝕了所有身家,更沒有積蓄,瀕臨破產邊緣。好記得當時屋企變得很窮,食完一餐飯都不知下餐幾時開飯。而且又試過因無錢交電費被cut電,連電話都被cut,有些同學打電話畀我話電話不通,我都不敢告知同學屋企情況。」

後來李本瀅升讀大學,便替人家補習來交學費及生活費,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便幫補家計。

張老師對學生李本瀅讚口不絕,大讚其學習態度很好。(黃建輝攝)

李本瀅自言不論是人工或投資得回來的金錢,都會適量儲起作未來之用,他退休後除了有一筆退休金外,他還跟家族成員買物業作投資,讓他有足夠金錢支持退休後的生活。

老師評價學習態度極佳

在訪問李本瀅之時,遇上他選修陶瓷科的老師張煒詩(Rachel),她指﹕「我們的學生有不少成年人,也有些退休的專業人士,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專業,有些會把過往的經驗帶到創作及作品上,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李本瀅卻沒有這情況,他持有開放的態度,十分謙虛地學習,老師說甚麼他都會去聽及試着做,我非常欣賞他的學習態度。」

記者:招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