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澳村民同心建立吉澳故事館 守護下一代的「根」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1/20 07:00

分享:

分享:

為保育吉澳獨有地質及文化,當地居民籌備約一年、於本年10月開放吉澳故事館,逢周末及公眾假期開放,吉澳故事館館長王水容(右)逢周末身兼導賞員帶領遊客深入了解小島文化。(洪芷晴攝)

行山人士熱點的吉澳早於逾半世紀前,一度有5000人聚居,惟後人越趨遷出,至今僅餘50名島民。有童年移居海外的吉澳人特地回流,重返兒時地退休,更與土生土長的吉澳村長打造吉澳故事館,盼著保存吉澳古物文化,令遊客可深入了解小島,並予後人回流後有根可尋。

吉澳位處新界大鵬灣,大小如油尖旺,50至60年代時因海螺等海產豐利,吸引不少漁民到島上謀生,全盛期有逾5000島民聚居;不過後來漁獲趨減,島上村民亦轉到海外謀生或移居市區,至今吉澳只餘下50人居住。

吉澳景色優美,一些更成為不少遊客的打卡熱點(洪芷晴攝)

60多歲王水容的爺爺於島上經營船廠,一直於吉澳居住,當時王水容入讀島上唯一的小學,直至小五10歲時隨父移居澳洲,並於當地娶妻生兒,自此未再踏足島上。他稱至5年前應吉澳村長邀請,重返吉澳過退休生活,同時設立吉澳故事館,擔任小島上的導賞員。

王水容應吉澳村長邀請,5年前重返吉澳過退休生活,與村民共同設立吉澳故事館,擔任小島上的導賞員。(洪芷晴攝)

土生土長的吉澳村長劉子安憶述,昔日吉澳大街商舖林立,街上熙來攘往,非常熱鬧,街邊亦有不少人聚賭,劉母亦因怕兒子學壞,不準他四周跑。現時吉澳只有太平清醮及天后誕才回復昔日熱鬧,劉笑言若不了解會以為島上多了外國遊客,惟卻是移居海外村民的媳婦兒孫。

他直言,不少吉澳後人已不懂說中文,亦不了解吉澳,擔心原居民年紀漸長,吉澳文化難再傳承下去,甚至連自己身份也不知道。劉子安聯同當地居民以一年時間籌備,成立吉澳故事館,將島上文物、文化一併保存記載:「若他朝後代要尋根,起碼故事館可讓他們了解自己家鄉文化。」

故事館今年10月開放,逢周末及公眾假期開放,館內不但存放舊時居民使用的碳燒熨斗,亦存有畫上「鬼佬門神」的民居大門等展品,當中會有村民口述吉澳歷史,令當年島民生活及文化重現眼前。

故事館今年10月開放,逢周末及公眾假期開放,館內不但存放舊時居民使用的碳燒熨斗,亦存有畫上「鬼佬門神」的民居大門等展品。(洪芷晴攝)

記者:洪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