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女兒有樣學樣常自責 鄧藹霖︰父母踢走悲觀思維散發正能量

親子

發布時間: 2019/12/02 14:0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16

分享:

分享:

孩子是爸媽的一面鏡子,從父母身上學習,故此父母宜抱有樂觀正向的心態。(圖︰i-stock)

溫婉嫻熟的媽媽聲綫有點微弱,我要不時問清楚她說的資料內容,媽媽給我一種自我形象較低的感覺。

「我的女兒八歲,她做功課真慢,做一會又要求休息,好端端可以一小時完成的功課,她就耽足三小時,天天如是。」媽媽的臉皺成一團,有點兒像世界末日的勢頭。

我耐心地開解她,嘗試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節奏感,切勿因為年長的哥哥做事快手快腳,就將較慢的女兒看成不正常。

「她呀,就是對自己要求極高,每份功課都要盡善盡美,字寫得不夠靚都會擦掉再寫過……」女兒要求完美,做事精益求精,本應是求之不得的優點,媽媽卻看成是缺點。

「我告訴女兒,若果她晚晚都未能提早完成功課,那麼就會很晚才能上床睡覺,天天睡眠不足咪會臉青口唇白囉!」

我誠懇地請媽媽戒掉類似的負面對白,踢走悲觀思維,相同的內容是絕對可以轉化為積極、樂觀語言動力的。

「若果你今天能快快完成功課,媽媽讓你臨睡前玩一會電腦。」這招數當然是極受孩子歡迎。

「女呀,若果你天天睡眠充足,那麼臉色就會紅潤漂亮嘞,將來也會減少長暗瘡的機會呢!」我給她逐一示範。

媽媽猶豫地點頭,忽然又說:「還有一點,我個女成日乜嘢都講番轉頭,經常自責。哎呀,如果我無去旅行,就唔會跌傷膝蓋啦……」我搭着媽媽的肩膀問:「你仔細想想,她到底是從誰的身上學習成長的?」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專欄「會笑媽媽」,原題為「踢走悲觀思維」。

撰文 : 鄧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