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樂觀人妻跌倒受傷患抑鬱 瑪麗「卓越之友」提供職業培訓助重投社會

社會 00:00 2019/12/09

分享:

分享:

「卓越之友」於1998年成立,由瑪麗醫院精神科管轄,提供社區成人精神復康服務。(車耀開攝)

精神病康復者求職之路或走得較他人艱辛,瑪麗醫院聯同港大醫學院合辦的「卓越之友」,專為精神病復原人士提供職業培訓及轉介,助他們爭取平等工作機會,重投社會。有80後樂觀人妻工作跌倒致下半身受創,失業後患上抑鬱症,更現自殺傾向,在機構病友互助下,學懂接納自己,重燃人生希望。

30多歲的Crystal原有一份穩定的餐飲業工作,婚後與丈夫生活美滿,亦計劃生育,惟2010年一次工作時的意外跌倒,令她脊椎神經受壓,下半身受創,更因而失業,墮入人生低潮。

她憶述,個人性格樂觀,做事有計劃,惟受傷後因行動不便,生活變得沉悶,亦討厭自己,更不願外出,曾萌生自殺念頭,於2011年確診患抑鬱症,獲醫生轉介至精神復康服務機構「卓越之友」,學習中文打字輸入法及其他電腦操作等文書工作,助她逐漸走出情緒病的困局。

Crystal曾因工傷而感人生無望,慢慢走出受傷的陰霾,積極面對人生,不再沉溺成為悲劇中的女主角。(車耀開攝)

Crystal說,2012年時病情反覆,多次入院調較藥物及進行腦電盪治療,一度留醫8個月,其後因腿部情況轉差,因雙腿乏力而跌倒再入院,更需以輪椅代步,再感人生無助,幸獲「卓越之友」職員及病友鼓勵及互助,令她學懂接納自己,重建自信,更於2014年偕家人首度於工傷後外遊,兩年後當上媽媽。

Crystal4年前亦成為瑪麗醫院首位朋輩工作員,在醫院職業治療部兼職教導院友做手作至今,家庭事業兩兼顧。她說,精神病復原人士非常珍惜每一個就業機會,更較他人用心學習;又認為人生難免經歷高低起跌,籲同路人勿自我標籤,常保持樂觀心情。

精神病復原人士融入社會時總會遇到不少困難,瑪麗醫院職業治療部部門經理趙佑慧表示,本港工時長﹑不少工種都需要同一時應付多項工作,甚至有機構抗拒聘用精神病復原人士, 增加了他們求職難度,部分病人更可能會隱藏病況求職。她指,精神病復原人士亦希望重投社會後,可獲向上流的機會,因此平等的就業機會對他們尤為重要,盼更多企業及機構提供工作機會予有關人士。

「卓越之友」成立20週年,並出版新書《心路 – 卓越之友20年》,分享精神病復原人士的經歷及心聲,盼提升公眾認知。(車耀開攝)

「卓越之友」是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及瑪麗醫院主辦﹑提供社區成人精神復康服務的機構,至今已成立20年。機構以會所模式運作,主要由港島西聯網轉介精神病復原人士個案,提供不同的在職培訓及病友互助安排,讓精神病復原人士參與及管理會所日常運作,發展其工作技能。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期望,日後其他醫院聯網都能以「卓越之友」的會所模式助精神病復原人士求職,支援他們重投社會工作。

記者:陳曉瑩

5旬漢腳受傷請假治療收公司警告信誘發情緒病 到「卓越之友」培訓重建自信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