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家庭近半年關係轉差 42%年輕人不時與父母爭拗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2/09 13:48

最後更新: 2019/12/09 20:33

分享:

分享:

青年創研庫「社會與民生」組別成員林偉豪。(陳智良攝)

反修例風波持續,一項研究顯示,42%受訪年輕人在過去半年經常或間中與父母發生爭拗,當中7成是涉及社會事件或立場問題,逾3成受訪年輕人及父母均指近半年的家庭關係變差,有個案反映因父母是極端「藍絲」而想離開家裡自行搬走。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轄下的青年創研庫,參照本港社會學者劃分不同世代香港人的方法,於10月訪問18至29歲的「第5代香港人」,以及育有子女、介乎54至73歲的「第2代香港人」,各佔約300人。

結果發現,42%受訪年輕人在過去半年經常(5.7%)或間中(36.7%)與父母發生爭拗,主因是社會事件或立場問題,其次是經濟或開支問題。各有1成半的年輕人及家長均表示因爭拗問題對其個人情緒造成很大影響。

組織亦深入訪談了20名年輕人個案,有個案更因父母是極端「藍絲」而影響家庭關係,甚至要取消家庭旅行,該名年輕人亦打算離開家人,跟朋友夾錢搬出來住,

(父母)經常說要斬死示威者,之前還警告我的妹妹,如果再出去示威就會報警,拉我們到警署。

調查亦顯示近84%整體受訪者認同「不同世代對社會議題嘅睇法有很大分歧」,逾7成認為造成世代矛盾是主要源於彼此價值觀不同,受訪年輕人及家長對於不同香港核心價值的同意程度亦有差異,例如年輕人較同意民主、自由和公平是香港核心價值,受訪家長則較同意是社會穩定。

逾7成整體受訪者認為改善年輕人住屋問題有助改善世代關係,近6成年輕人認為政府施政多聆聽年輕人意見亦有幫助,惟只有33%家長認同該說法。

研究員何新滿指,參考文獻香港過去發生兩代爭拗,主因涉及經濟開支、交友及學業等,歐洲國家的相關研究則較多關注社會資源及福利資源等;本港現時罕有因社會事件而起爭拗,多數年輕人選擇迴避父母,避談政見及參與社運經歷。

青協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凌婉君指,社會事件突顯跨代價值取向不同,但提醒家長及子女處理衝突時,不宜期望改變對方價值觀,應以建立關係為本,先洞悉自己的情緒,再保持開放態度聆聽及表達需要,例如即使雙方政見不同,但父母仍擔心參與社運的子女安危,可跟子女協定到何時便要離開衝突示威現場。

青年創研庫社會與民生組別成員林偉豪指,雖然不同世代對社會議題的看法出現分歧,但雙方並非完全對立,調查發出86%受訪者認同「改善世代間關有助社會穩定發展」,以及願意進行溝通,故希望提出從家庭、工作、社區及政府層面改善跨代關係。

組織建議政府在家庭服務方面增加資源協助處理親子衝突、區議會設立恆常社區對話會提供機會予官員及不同世代人士交流意見,以及政府施政平衡不同世代的需要等。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