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為家】流浮山70歲祥嫂傳承養蠔家業 不介意變男人婆:我為養家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2/11 17:37

最後更新: 2020/01/01 18:36

分享:

分享:

現年70歲的流浮山祥嫂堅持承傳養蠔家業。

蠔,是不少香港人喜愛的食物,生蠔、金蠔、蠔豉都是佳節的重要菜式。不過養蠔的工序繁多,經歷日曬雨淋、風吹雨打,這一切的辛酸都難不到祥嫂。在流浮山,沒有人不認識她,祥嫂與丈夫一同於流浮山養蠔逾半世紀,她有一番「蠔言」:「我很愛蠔,真的很愛!」

現年70歲的祥嫂,與丈夫祥叔祖籍廣東寶安縣沙井,家族均是世代養蠔。兩人相識於18歲,至1978年移居至香港流浮山養蠔,後來為堅守養蠔家業,開始經營陳祥記。

祥嫂細味從前,蠔民在淺灘投放石頭、瓦片或蠔殼,讓芝麻般大的蠔卵可以依附且繁衍生長,最少要養4年才可變成熟的蠔。由於蠔田沒有田埂,蠔民只可靠觀察山嶺位置,幻想出點和線,作為座標作辨別界線。兩夫婦分工合作,祥叔負責分辨自己擁有的蠔田,以免船隻踏上別人的蠔;祥嫂則負責辨別蠔的好壞。

祥嫂表示,每日要爭取日照時間曬蠔。(陳國峰攝)

祥嫂表示,當小朋友在遊樂場玩耍,她已經在海中工作,8歲起「朝6晚12」的養蠔,

當時無手套又無鞋,手腳都被割到受傷!

作為女兒家,但祥嫂有男子漢的勇敢性格,她坦言都不怕又黑又累,愛蠔的原因是不想家業失傳。曾經因此要差點沒命,祥嫂憶述,曾經兩夫婦帶同2名子女出海播蠔苗,其間發現前方烏雲來襲,祥嫂認為大雨將至,希望折返,但祥叔認為,只是「過雲雨」而不肯折返。不料,突然下起大雨,兩夫婦則攬著子女連忙回到岸上。

祥嫂指,揀蠔需要靠經驗,而她需用肉眼一看便知道蠔的品質如何。(陳國峰攝)

她形容當時十分驚險,

如果當時沒及時折返,有可能一家人一齊死。

她又說,因為自己開蠔的技術很快,而且不怕辛勞,被村民稱為「男人婆」,

人人都叫我做男人婆,不過我並不介意,我為了養家。

流浮山靠蠔業養大4名子女

逾半世紀仍堅持以海為家的祥嫂稱,家中有8兄弟姊妹,自己從小到大都很喜歡蠔,因「祖先留下的東西不可以失傳」,所以現時只有她仍堅持養蠔。靠蠔業養大4名子女的她稱,子女以前會幫忙播蠔工作,但現時,除長子會繼續幫忙蠔業外,其他人都各有工作,但仍會於銷售方面幫忙他們。

除了曬金蠔及蠔豉外,原來兩夫婦都會製作蠔油,但因其工序繁複,而且每次的量很少,因此不作出售,只會供家人食用。祥嫂自認為人執著,尤其對蠔就更甚。要是品質不好的話,她絕不出售,甚至不會給予連親戚朋友,怕的不是「打爛生招牌」,而是知道品質不好,讓人吃到的話會過意不去。

記者:郭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