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調查指11宗港企疑違內地勞工法引維權 促港交所要求企業強制披露僱傭情況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2/13 15:12

最後更新: 2019/12/13 15:13

分享:

分享:

職工盟進行內地港資企業和香港上市機構的勞權調查,發現過去一年內地117宗工人維權事件中,有11宗涉及港資企業。(徐紹軒攝)

雖然內地有就保障勞工權益立法,但有工會調查發現,有港資廠商於內地搬廠時拖欠員工薪金及遣散費,亦有本港上市建築公司拖欠內地工人薪金。

職工盟今日(13日)發表《內地港資企業的集體勞資糾紛監察報告》。工會於2018年5月至今年4月期間,共於網上搜集了149條微博及博客、5個網站及2個新聞媒體,有關大型工人罷工、集體維權事件的評論和報導,涉及117宗事件。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其收集到117宗事件中,11宗與港資企業有關。由於內地產業轉型,加上中美貿易戰,不少廠商選擇結業,或搬廠至內陸省份、東南亞等。他舉例,玩具業經歷全球玩具市場萎縮,不少玩具廠面對經營困難,例如去年8月一家港資老牌玩具廠商位於深圳南山的廠房結業,拖欠約2000名工人兩個月工資,涉約5000萬元人民幣;工人於廠房外維權,卻被警員拘捕和打傷。

另外,職工盟統籌幹事林祖明指,去年有107宗涉及本港上市企業,國有企業佔98%,以建造業企業拖欠工資佔大多數。他解釋,內地建造業習慣由分判商墊支工人工資,總承建商於年底或工程完結時才付款,加上工人很少簽署勞動合同,當分判商現金周轉不靈,工人便遭欠薪,且難以追討。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稱,現時港交所要求上市企業每年遞交《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但有關勞工權益著墨甚少,且用字模糊。工會建議,港交所應修訂報告指引,要求公司強制披露僱傭數字、工人職安健數據等,如僱員收入、意外及職業病總數、不遵守勞工法例數字,讓投資者了解企業風險及社會責任,作出投資選擇。

記者:徐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