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尖子】會考10A的哈佛畢業生 棄百萬年薪做「良師」服務基層兒童

親子 12:44 2019/12/19

分享:

分享:

陳君洋希望改變教育不平等。

「你拿你的幸運做了甚麼?」2006年的會考10A狀元陳君洋(Arnold),畢業於名校喇沙書院,戴著狀元光環入讀被譽為「神科」的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環球商業課程,更以甲級榮譽畢業,其後投身投資銀行,更赴美取得哈佛大學碩士,是教育制度下的人生勝利組。

不過,他卻把一切成就視為自己的「幸運」,多年義工服務令他體會香港教育制度的不公,5年前辭去百萬年薪的投資銀行工作,創立非牟利機構「良師香港」,至今已為逾萬名基層兒童服務,令他當選2019年的十大傑青之一。

「良師香港」招幕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學校當老師。(受訪者提供)

難忘板間房探訪經歷

雖然出身名校,但從小參與義工服務的Arnold,明白到他擁有的一切,絕非理所當然。令他最深刻難忘的,是初中時參加過「兒童議會」活動,研究貧窮兒童。

當時探訪過一個住板間房的孩子,他在床上的小書桌做功課。那個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我經常想像,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的人生沒可能如此一帆風順。

從哈佛畢業後,Arnold放棄投行工作,創辨社企。(受訪者提供)

盼改變教育制度

即使大學畢業,在投資銀行擔任大中華區機構銷售,Arnold仍堅持在工餘時間為基層小孩義補、做社區探訪等。他亦開辦面試班,義教基層學生應付大學面試。不過,重複做了數年後,卻隱隱覺得這不是長遠的方法。

單對單幫學生固然好,但應該要改變制度,令教育更加平等。

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更加強化Arnold對改變教育制度的想法。Arnold在哈佛修讀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不過,學校的理念不是培訓商界精英,而是培育能為世界帶來改變的領袖。

在學期間,Arnold亦擔任內地義教組織「美麗中國」(Teach For China)的義工,他指出,整個「Teach For」的概念源自美國,培育各行各地的未來領袖,用年輕人的力量為教育作長遠改變。

Teach For有一個令我很深刻的宣傳,就是「你拿你的幸運做了甚麼?」,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給他人製造更多機會。

Arnold在5年前創立「良師香港」團隊。(受訪者提供)

成立「良師香港」

返港後,他放棄逾百萬年薪的投資銀行工作,在2015年成立「良師香港」(Teach For Hong Kong),招募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學校擔任項目老師(teaching fellows)。申請人需要經過4至5輪面試,闡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如何解決教育問題等。

而合作學校則為基層學校,準則是一半以上學生來自綜援家庭、拿書簿津貼,或非華語學生等。「良師香港」由首年只有6名老師分派到3間學校,到去年申請成為老師的人數達600多人,Arnold團隊從中挑選及培訓了36人,到17間合作學校服務。

這不單是一年的教學,而是培育精英領袖,將來在各行各業繼續改變教育。

Arnold提及,3年前有一名科技大學市場營運畢業生Janet,到一間基層的南亞裔直資中學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任教。她發現香港的教育制度對南亞裔學生不公平,南亞裔學生很活躍,也很多想法,但卻被逼接受填鴨式教育。Janet帶學生做活動、參加比賽,助他們發展所長。

一年計劃完結後,校長把Janet留下來,由於該校採用IB學制,而Janet本身亦讀IB出身,懂得如何運用IB課程,助學生發展所長。短短3年內,Janet已成為學校的通識科主任,參與籌組IB課程。

Arnold希望培育精英領袖,將來在各行各業繼續改變教育。(湯炳強攝)

成功需靠自己定義

對於外界形容他「毅然」辭職開辦社企,Arnold笑言,這反映香港對於年輕人的成功有一定的定義。

香港所謂比較叻的年輕人,如果不做別人眼中叻的職業,好像就是離經叛道。但在美國讀書教懂我,自己的成功需要自己去定義。

未來,Arnold希望在團隊內多做嘗試,為老師增值,包括逢周五有藝術治療課程、亦有找本地非華語老師做專題式的計劃,盼望為教育制度帶來更多元化的改變。

記者:林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