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屯院治療後死亡 專家指用血壓藥拉貝他樂或致間接死亡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1/15 15:59

分享:

分享:

案件在死因庭研訊。(資料圖片)

患有哮喘及慢性氣管阻塞病的74歲老翁,因氣喘而到屯門醫院治理後亡,死因研訊今(15日)續。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時指,治療死者的主診醫生不應使用血壓藥拉貝他樂,並指該藥會導致氣管收縮情況更為嚴重,或間接致死,並建議使用檢測機確定插喉情況。

死者邱名伴(74歲),於2016年5月16日在屯門醫院證實死亡。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葉曉怡,今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葉認為死者患有哮喘及慢性呼吸病,主診醫生不應該處方血壓藥拉貝他樂,因會令氣管進一步收窄,導致氣管收縮情況更為嚴重。葉指當時醫生使用劑量不高,或間接致死,但不似主因,如當時有其他降血壓藥可以使用,葉認為醫生不應處方此藥。

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葉曉怡,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林欣樂攝)

葉又表示關注醫生插喉時,並沒有使用二氧化碳檢測機,未能百分之百肯定氣喉插中肺部而非胃部。葉解釋,醫生替死者第二次換喉後,死者出現缺氧症狀,「令人懷疑係咪去咗食道,插錯當然會令心跳停頓」。葉補充,醫生指插喉時清楚看見聲帶,她亦認同插錯機會低。惟葉引述報告指,在深切治療部的死亡人數中,有70%與沒有使用該檢測機有關,遂建議院方使用有關儀器。

葉建議,醫院應增設機制處理不良事件,包括是次事件曾「甩喉」的情況,護士有記錄事件,但沒有記錄發生時間,醫護團隊理應立即作出深入調查,並於當天或翌日向家屬作出交代,否則會破壞醫護人員與家屬之間的互信。

葉續指,醫護人員需要特別留意隔離病房情況,例如在病房外觀察醫療儀器,若發現儀器響警報,必須立即處理。

記者:林欣樂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