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國家衞建委指氣溶膠傳播尚待明確 專家:每天2次開窗通風降低感染風險
發布時間: 2020/02/09 18:3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10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引述衞生防疫專家指,病毒可通過氣溶膠(aerosol)傳播。惟國家衞建委今天(9日)表示,至今尚未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
【武漢肺炎防疫電子書】TOPick《新型冠狀病毒2020防疫手冊》電子書免費下載連結
衞建委今天在其官方微博中指出,目前病毒主要傳播途徑仍為飛沫及接觸,飛沫傳播的距離很短,一般空氣中不會存在病毒,而病毒亦不會長期漂浮,建議民眾可開窗通風降低感染風險。
衞建委指出,氣溶膠傳播必須在特殊條件下才有可能發生,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一般常規臨床護理及生活條件,正確佩戴口罩已足夠保護不受感染。
衞健委:病毒經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對於有專家曾指出,糞便會帶病毒,沖馬桶時的水流或造成氣溶膠傳播,衞健委強調,病毒經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武漢肺炎】官方首次揭3大傳播途徑 可透過空氣「氣溶膠」傳播感染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今天在一記者會上亦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氣溶膠傳播,還有待進一步明確,強調一般空氣中不會有新冠病毒,建議每天2次開窗通風,這是減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氣溶膠傳播」不等於「空氣傳播」
本港兒科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受訪時表示,「空氣傳播」和「氣溶膠傳播」的分別很微少,「空氣傳播」 一般是指少於5微米的粒子在空間飄浮,會隨著氣流傳播得較遠。而如果冠狀病毒殘活能力長,在空氣蒸發,隨著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傳播,就形成氣溶膠(aerosol),例如吸煙所吐出的霧氣般大小。
一般冠狀病毒很少透過「氣溶膠傳播」,通常都是在醫院中較封閉、病毒載量較高的地方,做高危工作例如抽痰,或使用正壓呼吸機時才有機會發生。何醫生指,以現時更精準的方式作計算,發現打噴嚏噴出來的最大粒子可達2,000微米,最小約為1至2微米,已達氣溶膠的水平。
氣溶膠傳播不等同空氣傳播,一般空氣傳播傳染性更高,最典型的空氣傳播疾病是水痘、麻疹,以及開放式肺癆。這些病人一定要安排在負氣壓房內接受治療,以免形成空氣傳播。雖然兩者並不相同,但何醫生表示,氣溶膠水平最重要是視乎病毒可存活多久,存活得愈久,愈有機會變成一個接近空氣傳播的特質。
要預防病毒傳播,何醫生提出一些家居預防措施,如沖廁時馬桶要蓋好,因沖廁可產生飛沫,被抽氣扇抽走的過程中,粒子會愈變愈小,繼而飄浮在空間當中,很難沈澱,有機會形成氣溶膠傳播。另亦需保持家居空氣流通,喉管不要乾涸,而如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或有相關旅行史的人士,則應採取自我隔離措施。
責任編輯:陳昊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