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片《下半場》以籃球賽寫人生 導演張榮吉:人生下半場如何逆轉局勢?

娛樂

發布時間: 2020/02/24 13:59

最後更新: 2020/02/24 16:37

分享:

分享:

台灣熱血青春片《下半場》以兩位名天才籃球員兼親兄弟要在場上對決為主軸。(劇照)

在鬱悶的社會氣氛下,熱血青春電影總會令人精神一振。台灣《逆光飛翔》金馬獎得獎導演張榮吉新作《下半場》,以台灣高中籃球聯賽(HBL)為背景,刻劃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弟在籃球場上對決的衝突與激情,以競賽比喻青春成長。

39歲的台灣導演張榮吉,擅長青春題材,2012年的首部劇情長片《逆光飛翔》,拍全盲鋼琴家與夢想成為舞者女孩的故事,令他獲頒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新作《下半場》則以籃球場上的兄弟情為焦點。

張榮吉因7年前拍台灣高中籃球聯賽紀錄片而大受感動,啟發今次拍籃球為主題的運動電影。(陳智良攝)

張導演早於去年11月香港亞洲電影節舉行期間來港,頭髮長過肩的他,說話不徐不疾,料不到其作品卻是充滿激情動感:「我以前都喜歡看日本漫畫《灌籃高手》(《SLAM DUNK》,港譯《男兒當入樽》),也喜歡打籃球,只是未曾試過被選入校隊。」

受台灣高中籃球聯賽啟發

張榮吉拍《下半場》,主要因為7年前為高中籃球聯賽拍紀錄片而受到啟發:「「當年我跟着一支高中籃球隊見證着他們的多場比賽,發覺球員們在場上毫無保留地流汗、流淚,比賽進級過程充滿戲劇性。他們為何會有這樣強烈的熱情?是怎樣的信念令他們堅持下去?你是會被他們感動的。」

因此,他一直希望拍籃球電影:「因為HBL很似日本的甲子園,充滿熱血青春感。」

范少勳(左)和朱軒洋(右)開拍前接受半年的籃球及體能訓練。

電影講述姜秀宇(范少勳飾)和姜桐豪(朱軒洋飾)兩兄弟,出身草根、相依為命。他們熱愛玩街頭籃球,雖然同樣擁有過人的籃球天賦,但命運卻有天壤之別。

弟弟桐豪獲邀加入精英球隊,接受地獄式訓練,一躍成為球壇耀眼新星;有聽障的哥哥秀宇則進入即將解散的中游球隊。兩兄弟在聯賽上經歷重重險阻,追逐冠軍夢想,但要成為最後勝利者,是否就一定要犧牲親情?

吳大維飾演高中籃球強隊的教練,要求嚴格,不斷催谷球員。

張榮吉指出,在HBL比賽確曾出現親生兄弟在球場較量的事件,啟發到他用兩兄弟對決作本片的切入點。「我們設定了弟弟很自信、打球時有很多花俏動作;哥哥就比較沉默,因為不夠自信。」

他說由始至終,兩兄弟最大分別都不是球技,而是自信心。哥哥如何克服因為聽障而帶來的心理壓力,最後如何把缺陷變成優勢,均充滿戲劇性。

范少勳(左)較具演出經驗,憑本片奪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上半場與下半場

張導演說,拍運動片要找到一班球技、演技及體能兼備的演員參與拍攝,殊不容易,要找高中年齡層的演員尤其困難,結果他選來朱軒洋和范少勳兩位有籃球底子的新生代演員當主角,在拍攝前接受了半年的體能及籃球訓練,而戲中所有打籃球場面,二人都親身上陣。而本片有8成演員都是來自HBL的球員。

影片以兄弟情為主題,戲中姜氏兄弟曾互相扶持,卻因誤會而一度決裂。另外,一班球員之間互相激勵的兄弟情也當動人。

張榮吉說,現實中球隊隊員常因集訓及比賽而一起生活,加上目標一致,故感情要好。球隊教練跟球員之間,也可能培養出父子般的關係。

段鈞豪飾演籃球隊弱旅的教練,並憑此片獲提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運動電影除了拍出緊湊的比賽過程外,創作人也會借競賽來比喻人生,張榮吉說︰「如果你上半場處於弱勢,你怎樣在下半場逆轉局勢?如果你上半場贏,又怎樣在下半場保持優勢?」至於戲中親情和個人榮耀之間的選擇,就更加令人深思了。

冠軍球隊教練設計47套戰術

為了把球場拍得有真實感,《下半場》邀請HBL冠軍球隊教練賈凡及楊政倫擔任顧問,負責特訓一班籃球演員。

他們又找來專業球評王承文擔任劇本顧問。籌備上的嚴謹,令本片成為首部獲得高中體育總會授權使用HBL名稱的電影。

為求真實感,本片起用了不少現實中台灣高中籃球聯賽的球員參與演出。

顧問賈凡更身任本片的動作指導,針對情節安排設計了多達47套戰術,演員要用上3個月來排練。

范少勳獲頒最佳新演員

兩位男主角范少勳和朱軒洋均憑着演出天才籃球員的角色,而在台灣人氣急升,飾演哥哥的范少勳更是本屆金馬獎最佳演員獎得主。26歲的他曾參演《六弄咖啡館》及電視劇《通靈少女2》。

張榮吉說當初挑選他飾演有聽障的哥哥,因為他的眼神背後像有故事般,而他讀國中時也曾參與甲組籃球聯賽。

至於現年20歲的朱軒洋,張導演直言他給人很倔強、不服輸的感覺,因而選他飾演弟弟。朱軒洋因演出喜劇電影《有五個姊姊的我就註定要單身了啊!》而出道,今次他卻有不少情緒激動的戲份。(2月27日上映)

場地:Hotel Stage | 登臺

撰文 : 胡慧雯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