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趁停課陪孩子建立高效習慣 社工爸爸:每天早起45分鐘完成重要事情

親子

發布時間: 2020/03/25 11:1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6

分享:

分享:

社工爸爸溫克基指出,停課期間,因孩子自由時間增多,他便跟孩子約法三章,早上照舊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術科練習,之後是閱讀時段,建立有規律的習慣。

著名暢銷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已出版多年,影響無數成年人,到底又是否適用於小學生身上?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有社工爸爸指導小六兒子在停課期內,善用書中的「要事第一」原則,指導每天訂立做事的優先次序,好好善用停課期,爸爸覺得,若積極實踐停課不停學,這段時間,會比返學時學到更多。

停課期內,兒子把閱讀時段定在早上,訂立每周讀20本課外書為目標。(受訪者提供)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溫克基,育有一對小六孖仔,他近年實踐《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要訣在囝囝身上,並感到成效顯著,因此開設家長工作坊,介紹書中原則,溫克基指,孖仔自小的成積中上,但在專注和守規則上仍有改善空間,故教導他們一點也不容易。

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需要,我要不斷觀察作出調節,有時一個方法有效一段時間便會失效,要想過另一方法。

把最好狀態留給「要事」

他謂《與成功有約》有幾項重要原則,包括主動積極、要事第一、以終為始,都可以轉化到小朋友學習和生活上。

他舉例孖仔去年要呈分試,大家協議早起45分鐘,完成中英數練習,定為「要事」,而停課期這習慣依然維持。

我只要求他們在早上,完成要事,把握最佳狀態完成,其他的例如學校功課,我反而看得較輕。

孖仔至今已習慣早起做練習。(受訪者提供)

他回想,要建立每朝早起做習作和覆卷,最少需90次連續做,才會成為習慣,直至現在,他都是天天陪他們同時間早起,並發現試驗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那天沒有做,便會很辛苦,這便成功了。

最重要是小朋友也認同,自己自願去做,並感到有用,若是被迫,便沒意思。

孖仔至今已習慣早起做練習,並在語文、數學上因熟悉了題型,反而應付學校功課,變得容易,也減少了不小心的錯誤。

他笑謂,不少大人視孩子任何事也緊急,但人只有24小時,小朋友精力有限,最集中是在早上,故應把握早上完成要事。若要求全天都去到盡,那是不可能,故大人不要貪心和強求。

停課期間,因孩子自由時間增多,他便跟孩子約法三章,早上照舊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術科練習,之後閱讀,一星期要看完20本書;下午自由時間可以放慢,完成學校功課。

他強調,小學生不一定要倚靠補習班,只要父母指導孩子執行習慣,並配合時間管理,便會令他們建立能力感,不必以外力協助。(陳智良攝)

培養閱讀習慣是第一要事

溫克基也是閱讀家長,他謂曾投放時間在培養閱讀習慣上,並感到非常值得。孖仔小三開始,晚上8點以每次15分鐘為限,每天2至3節的朗讀時間,可選擇自己喜歡的中、英文故事書聽他朗讀,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已養成自己朗讀。

大概由小六開始,他們基本上不用我叫,便㑹自發去讀,我只需做聽眾便可。對他們的語文能力,自信心和親子關係都有幫助。

執行自學習慣代替補習班

他強調小朋友都是受大人影響,建立習慣初期如同建地基,大人反而最容易放棄,例如當孩子讀了10本故事書,成績並不特別有改進,家長便灰心,加上身心疲勞及面對督促孩子做事時的磨擦,都會令家長容易放棄!

例如大人可能說:那天累了,便停一次吧,這樣習慣便難養成;但我總認為,小學生不一定都要上補習班,由被動別人幫自己!

爸爸認為,要好好跟孩子分析為何要建立習慣,並不要輕易找藉口不做。(圖:pixabay )

太多憂慮不如主動積極

他笑言停課初期,孖仔很多憂慮,常問甚麼時間復課?考試會否改期?某些學校活動是否如期舉行?

他建議家長應用書中「主動積極」去鼓勵小朋友。

作者認為人們遇上問題,傾向左思右想,分析問題,考慮各種可能性和後果,令「關切範圍」過度拓展,但想得太多,太多憂慮,反阻礙向前邁進的動力。但通常當我們採取了正面行動後,問題㑹有所改善,關切範圍(即憂慮)便會縮細,並產生良性循環。

故他曾說兒子說:停課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便應善用時間充實自己。

因實際學習時間現在比返學更多,若夠積極,學到的可能比返學更多,故我們不再著眼小六課程,而為升中作準備,他們認同了這些看法,因此憂慮少了。

著名暢銷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已出版多年。(受訪者提供)

溫爸爸的「高效能習慣工作坊」

主辦:家福會北角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日期:暫定4月

地點:北角英皇道668號健康村第二期地下高層

對象:小學及初中學生家長

名額:15位

查詢:2832-9700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