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全港13條道路有29處「斷橋」 沙田路司徒拔道「斷橋」閒置近40年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3/05 12:24

最後更新: 2020/03/05 13:28

分享:

分享: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現時在13條位於不同地區的道路上,有共29處行車天橋路段或接駁口閒置逾10年,圖為荃灣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斷橋已閒置25年。(政府新聞處圖片)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現時在13條位於不同地區的道路上,有共29處閒置的行車天橋路段或接駁口,當中有路段早於1981年已建成,而所有事涉的天橋路段或接駁口均閒置逾10年,有部分更超過30年。

「斷橋」位置不乏繁忙路段,例如太子道東近富豪東方酒店對出的兩條行車天橋,自2004年啟德機場客運大樓拆卸後就成為斷橋,至今達16年。現時兩條天橋已有規劃重新接駁啟德新發展區的道路。

閒置時間最長的為跑馬地司徒拔道山村台對上的接駁口,自1981年建成以來已閒置39年。該接駁口附近的一段司徒拔道已預留空間作將來擴闊道路之用,而有關接駁口是預留作接駁將來擴闊的道路,但有關道路仍未有規劃。

另外,政府早於70年代後期已規劃沙田T4主幹路,當中沙田路近曾大屋的預留道路接駁口及城門隧道公路近蔚景園的預留天橋接駁口分別閒置36年及30年,當局在2006年為項目刊憲時收到近800份公眾意見,關注走線、對景觀、樓價和風水的影響,最終當局於2007年決定重新審視工程。至2018年,當局向區議會提交優化方案,獲同意推展工程,現正進行勘查研究。

申訴專員趙慧賢認為,情況難免令公眾認為政府當局未有適切規劃和積極推展相關路段的工程,以致該些行車天橋路段或接駁口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口罩供應】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CSI口罩分發安排 望從源頭堵截漏洞避免被濫用

公署表示,政府當局理應定期檢視該些行車天橋路段或接駁口的規劃和發展情況,惟當局並沒有設立相關機制進行定期審視,當有關天橋路段或接駁口的周邊地區經歷數十年的變化後,當局可能已錯過發展新道路的黃金時機。

公署又留意到政府推展工程時,不時接到市民因擔心影響樓價或景觀而反對,認為若政府因部分人的即時關注和反對而暫緩或擱置建造新的道路,並待出現交通擠塞後才考慮再作推展,不僅會錯失建造道路的先機,亦將相關地區交通擠塞的問題延長10多年。

【武漢肺炎防疫電子書】TOPick《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口罩百科》電子書免費下載連結

公署建議,當局應定期召開跨部門工作會議及檢視各閒置天橋路段或接駁口的發展情況,並於有需要時諮詢當區區議會;亦應加強與地區人士和區議會的游說工作,及早提出修訂或改善建議和方案。另外,公署建議當局建立一個綜合資訊平台,讓公眾查閱全港各區擬建道路的相關工程規劃、進度和最新情況等資訊。

【武漢肺炎防疫電子書】TOPick《新型冠狀病毒2020防疫手冊》電子書免費下載連結

責任編輯:徐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