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醫管局多方面採購防護裝備 全球爆疫憂填補量不足

社會 00:25 2020/03/14

分享: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本港確診個案續攀升,公院防護裝備存量持續緊張。(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公立醫院醫護用的防護裝備存量在疫症爆發後持續緊張,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接受TOPick訪問時不諱言,在疫情之初,未料及全球防護裝備供應鏈停頓,但強調已從多方面採購裝備,又擔心全球疫情爆發下,未來供應會再進一步緊張。

本港今年1月下旬出現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後,政府調高至緊急應變級別,公院防護裝備使用量大增,單是外科口罩存量就一度不夠3個月;而至今個別防護裝備雖有提升,惟N95口罩仍見緊絀,存量也僅夠一個月用。

高拔陞坦言,疫情之初未料及全球防護裝備供應鏈停頓,採購出現困難,但不認同有錯誤判斷,認為及後已迅速應變,早於歐美爆發疫情前,已於美國等地採購,惟至今隨疫情在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爆發,全球各國亦搶購,更有國家實施出口限制,「有時已訂貨、貨已上船,都被押返轉頭。」

他透露,可阻飛沫噴濺的防護面罩一度幾近耗盡,幸有理工大學「及時雨」,以3D打印技術大量生產防護面罩,「供應量暫時都有保證」;而醫管局亦早於2月初向德國訂購30萬劑新冠病毒試劑,以每日為1,000人檢測,估計可應付未來10個月之用。

不過,高補充,即使有同事24小時監察,只要合乎規格、市價,都會落訂採購,但採購現仍有困難,雖獲社會各界以至熱心商人襄助、提供建議,惟因應公院使用量大,填補存量比例不多,「公院日用外科口罩數十萬個,是需要大量生產才可應付」。

他認為,日後恢復服務與否亦需視乎防護裝備存量持續性,醫療服務不可因防護不足而急停,已緊密監察防護裝備存量及小心調節,「希望可以捱到下一個供應抵港」;並盼內地疫情回穩,工廠復工復產後,部分裝備有助恢復供應。

記者:陳正怡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