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留學生戴口罩被淋可樂 升學顧問要求外國院校准學生戴口罩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3/18 23:44

最後更新: 2020/03/18 23:45

分享:

分享:

有留學生因在校園內戴口罩,而被當地學生淋可樂。(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各地抗疫文化差異則容易釀成歧視衝突。英識教育創辦人陳思銘透露,有就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生因在校園內戴口罩,而被當地學生淋可樂,更因歧視問題嚴重而決定返港。

有社工提醒在外港生,遇上歧視行為,當時人應盡量避免與任何人產生衝突,禮貌地表示不想參與有關事情並離開現場,以保障自己安全為首,如身體受到襲擊,應尋求當地警方處理。

【新冠肺炎】今日新增8人初步確診全部曾外遊 3人為英國留學生

英識教育創辦人陳思銘指,部分外國院校禁止學生上課戴口罩,更收到10多宗在外港生遇上歧視的問題,最嚴重是一名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生因在校園內戴口罩,而被當地學生淋可樂。

陳思銘在社交網站上表示,在過去兩日去信逾300間中小學,要求他們容許學生戴口罩,其中最多香港留學生的學校之一,Queen Ethelburga's College已公開表態指容許學生戴口罩。

面對被歧視不快的情緒 應找當地輔導團體

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社工馮翠嬋建議,若有留學子女遇上歧視問題,當時人應盡量避免與任何人產生衝突,禮貌地表示不想參與有關事情並離開現場,以保障自己安全為首;家長應以明白及理解之態度與子女傾談,籲子女諒解歧視者,因他們是受到生活文化差異、及過往沒有相關傳染病之經驗所影響。

家長亦可分享中港台三地市民面對疫情的做法,戴上口罩及做足個人防護之措施,感染人數能有效維持較低數字,同時肯定子女戴口罩是為了保障自己、家人及他人健康,屬負責任行為。

而面對被歧視不快之情緒,留學生可向身邊朋友或同學分享,並交流抗疫經驗,讓更多人了解個人防護之重要性,但若情緒持續受到影響,並影響生活作息,建議尋求當地輔導團體或學校輔導員作出情緒支援。

歧視或因各國衞生部門說法不同

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認為,港人在外國戴口罩時被歧視,未必全然因為種族問題,亦可能是戴口罩做法與當地衞生部門說法不同,若港人因而被人恥笑,可挺身而出解釋本港經驗及做法,若受身體傷害威脅,應該向當地警方求助。受害港人亦可將被歧視的難受感覺向家人或心理輔導員說出,以排解所受傷害。

她指,歧視能夠使受害人自信心低下及動搖身份認同,家長聆聽子女分享經歷時,可從增強自信心着手,例如告訴子女被歧視只是別人不對,讓子女認同自己身份。

【防疫電子書】免費下載TOPick《新冠肺炎兒童防疫指南》電子書

【武漢肺炎防疫電子書】TOPick《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口罩百科》電子書免費下載連結

【武漢肺炎防疫電子書】TOPick《新型冠狀病毒2020防疫手冊》電子書免費下載連結

記者:鄧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