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傑龍:疫市仍要填海造地 促外界考慮郊野公園邊陲建屋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3/30 20:00

最後更新: 2020/03/30 20:29

分享:

分享:

即使經濟有下行跡象,黃傑龍建議仍要填海造地。(曾耀輝攝)

疫市下,經濟有下行跡象。黃傑龍曾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認為即使樓市下行、疫情來襲,但港人的房屋需求仍大,現階段絕不能減少住宅供應,支持繼續推展東大嶼填海。他又認為,倘日後社會有共識,可重新探討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

他寄語港人態度要開放、互相尊重,盼化解分歧,以折衷和妥協方法解決紛爭。

有時候一人讓一步,無一個人可以贏晒。

黃傑龍任職房協26年,見證香港地產市道變化,以及樓宇供需失衡現象。他指近年規劃程序較以往冗長,未經改劃的「生地」要變成「熟地」,需時5至6年,之後還要建屋,需時就更長。他認為近年社會對環保、交通及城市美化等要求,也比以前高,結果拖長發展時間,落成單位也較少。

【專訪】房協中產長者屋2022年紅磡落成 黃傑龍料終身租金約百萬元起跳

上屆政府曾委託房協研究,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公營房屋的可行性。(資料圖片)

撐填海 發展郊野公園邊陲

即使東大嶼都會的發展成本,高達數以千億元計,但他強調「一定支持」,認為倘市民得以安居樂業,就有助社會穩定;趁著政府現時財政穩健,就不應放過填海造地的機會。他認為,外界不應只著眼於投資金額,強調造地屬長遠規劃,有經濟回報,日後可賣地售樓賺錢。他以房協為例,目前正興建16個項目,共1.8萬個單位,房協曾一度幾近盡用現金流,有財政壓力。但他認為,不應為此叫停建屋,應放眼於建築期後,透過賣樓改善財政狀況。

房協曾受上屆政府委託,研究於兩個郊野公園邊陲地,探討建公營房屋的潛力;但今屆政府經諮詢後,未獲社會支持,結果研究中止。黃認為倘邊陲地靠近基建及交通等配套,發展進度不涉造地、拆遷、收地賠償等程序,就肯定較填海、發展棕地等選項快。倘只取全港3%面積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即可滿足現時供應落差,值得外界再三考慮。

但他也強調,知道市民很珍惜郊野公園資源,強調要小心找對選址,應優先考慮較少人使用的邊陲地,再作研究。

記者:吳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