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貝澳等3區生物多樣性豐富 黃偉綸:將建大嶼山生態資料庫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4/12 12:22

最後更新: 2020/04/12 14:21

分享:

分享: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聯同生態顧問,在大嶼山3區進行研究,發現生態多樣性豐富。(黃偉綸網誌相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網誌指,3月初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的同事,聯同生態顧問往大嶼山貝澳分享研究目的、進度和初步結果。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保育事務主任周慶賢表示,相關研究旨在有系統地檢視及整合貝澳、水口、大澳3個先導地區及其鄰近地區的現有生態資料,並為3個先導地區進行詳細生態調查,了解其現有狀況,評估其現正承受的生態威脅,從而讓當局「對症下藥」,探討可行的保育方案。辦事處亦會收集到的生態數據,逐步為大嶼山建立生態資料庫。

大澳的沼澤、蘆葦床、紅樹林(見圖)等構成一個重要生態系統。(黃偉綸網誌相片)

黃偉綸指,顧問公司在3個先導地區進行了12個月的生態調查,經詳細分析,將貝澳、水口、大澳的整體生態重要性分別評為高、極高及中等至高。

生態顧問Philip以貝澳為例指,貝澳擁有多種具生態價值的生境,如濕地、河溪、樹林等,生物多樣性豐富,調查期間共錄得超過500種動植物,包括一些比較罕見的物種,如金裳鳳蝶、長趾蛙等。而研究亦了解到不同種類生境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如貝澳擁有本港少數大面積兼具代表性的低地淡水濕地,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和覓食地,特別是倚賴濕地的鳥類和兩棲類,並孕育一些稀有水生植物,如水蕨;其淡水沼澤尤為重要,研究發現它和毗鄰的生境是水鳥在大嶼山一個重要的棲息地點;貝澳河本身更是重要生態價值的河溪,與相鄰的濕地緊密相連,發揮各種生態功能。

生態顧問Philip(右)和可持續大嶼辦事處保育事務主任周慶賢(左)正研究濕地裡不同種類的植物。(黃偉綸網誌相片)

同樣,水口擁有高生態價值的沙坪、濕地、樹林及河溪等多種生境,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調查期間共錄得超過560種動植物,包括稀有或瀕危物種,如盧氏小樹蛙、素雅灰蝶等。水口從陸地過渡到海洋的天然生境和自然景觀,仍然保存完整性,是本港極少見到的;水口的沙坪,亦是瀕危中國鱟重要的繁殖以及育苗場。另外,大澳在調查期間亦錄得超過400種動植物,其紅樹林、沼澤、蘆葦床等生境構成一個重要生態系統。

發展局委託的顧問公司在大嶼山3個先導地區—貝澳、水口及大澳進行生態調查,其中貝澳共錄得超過500種動植物,包括一些比較罕見的物種,如金裳鳳蝶、長趾蛙等。(黃偉綸網誌相片)

顧問公司完成生態調查後,現正評估這3個先導地區生態系統所承受的干擾,亦會就保育措施提出建議,考慮中的措施包括在較高生態價值的地點進行保育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復修逐漸衰落的濕地、移除外來植物品種等。此外,除貝澳、水口、大澳外,政府會分批在其他鄰近地區進行生態調查,同時繼續推行現有的保育工作,包括籌備成立大嶼山保育基金。

大澳的沼澤、蘆葦床、紅樹林(見圖)等構成一個重要生態系統。(黃偉綸網誌相片)

黃偉綸又說,市民近年愈來愈關心生態保育的議題,作為一個成熟先進的社會,本港著實需要珍惜大自然環境。至於如何保育,黃偉綸指相信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當覺得對方珍貴的時候,大家就會懂得珍惜和好好保護,而港府會與巿民一起為塑造可持續大嶼而努力。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 https://http://bit.ly/2V94aI

責任編輯:楊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