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導師為肩傷父設計運動 3組動作增強肩膊機能改善圓肩寒背【有片】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4/29 18:5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2

分享:

分享:

留家抗疫容易關節伸展度不足,運動導師樊銘恩設計3組動作可增強肩膊機能,肩膊受傷人士也適合。

很多人趁在家工作不忘操肌,但往往操之過急,引發痛症。網上運動專頁「肌本野」創辦人樊銘恩(阿恩)認為先確保每一個關節能夠靈活運動,是鍛練的先決條件。這次就教授大家頸部、肩胛及肩關節的運動,作為鍛練前的準備運動。

是次他教授的肩頸運動,原來原本是50多歲的父親設計。他的父親右邊膊頭受損,不能完全舉起手,甚至影響到膊頭至頸部位置,睡覺也睡得不好。後來每天恆常地做這套動作,兩星期後,右手與左手的活動能力差距收窄,可舉至相若位置,頗有成效。

去片:

1.4組頸部運動動作

看書、用電腦時,頭部會出現向前傾的習慣,久而久之加重頸部負擔,引發痛症。

做這套動作最重要是確保頭部及頸部處於正放位置。若不知道是否正放,可將拇指及食指成90度L字型,將下巴向後推。

拇指及食指成90度L字型可將前傾的頭部矯正。(攝影:程志遠)

第一組是上下移動。首先吸氣,呼氣時慢慢將下巴貼向心口,維持5秒,然後頭部慢慢向上,視線向上望甚至有少少可望到後面,維持5秒,回到中間,重覆3次。

(攝影:程志遠)

(攝影:程志遠)

第二組是水平移動。頭部向左轉大約70度,維持5秒,慢慢回到中間,然後轉向右邊,維持5秒,重複3次。

(攝影:程志遠)

第三組是矢狀面移動,將頭部側屈,盡量有意識地將耳仔貼近膊頭,先向左維持5秒,回到中間,再向右維持5秒,重複3次。

(攝影:程志遠)

第四組是將所有動作串連,頭部及頸部慢慢打圈。先逆時針方向轉,數5秒,回到中間,再以順時針方向轉,數5秒。前後左右可稍微去盡一點,嘗試將圈圈劃大一點,感到輕微拉扯。

(攝影:程志遠)

2. 3組肩胛骨運動

第一組是上提下壓,嘗試將膊頭慢慢向上提,至貼近耳朵,維持5秒,然後慢慢放下,嘗試肩胛下壓,即膊頭離開離開耳朵至最遠,維持5秒。重覆3次。

(攝影:程志遠)

(攝影:程志遠)

第二組是肩胛骨前引內收。先做前引,想像自己處於極度寒背情況,膊頭慢慢向前,將背脊拱起,維持5秒;然後膊頭慢慢向後內收,背脊夾緊,將心口打到最開,維持5秒,重複3次。這套動作歷經由寒背至肩胸打開的狀態。

(攝影:程志遠)

背脊收緊至可夾緊手指為之內收,可打開胸口。(攝影:程志遠)

第三組動作就是結合第一、二組的動作,將上提下壓、前引內收結合,做出膊頭打圈的動作。先將膊頭慢慢慢向上提,貼近耳朵,然後將膊頭向後內收,打開胸口,背脊夾緊;然後將膊頭向下放,肩胛下壓同時前引。可兩下向前兩下向後地重複動作3次。

(攝影:程志遠)

這3組動作可改善圓肩及寒背問題。圓肩除了導致寒背,影響走路及站立姿勢,更會產生痛症。

圓肩令上、中背肌肉長期處於拉長繃緊的狀態,因而失去彈性,伴隨頭前傾和頸部痛症。而肩胛關節運動則嘗試重啟和活化相關肌肉,改善姿勢和減少痛症。

圓肩問題可自行測試:在肩膊完全放鬆時,若膊頭在胸前,而手在身前,則出現寒背情況。

3. 1組肩關節運動

肩關節運動主要是活動上臂肱骨,完成完整的外旋及內旋動作,這組動作可保持身體的活動幅度,提高身體的活動性能。首先雙手於膊頭位置180度平放,掌心朝下,注意不要讓肩胛上提,而要往下壓。

然後將左手肱骨及右手肱骨180度逆時針方向(即向內)轉,雙手掌心朝天,然後將個人及視線靠左,左手摸到最遠,維持5秒,回到中間。

(攝影:程志遠)

然後將左手肱骨及右手肱骨180度順時針方向(即向內)轉,雙手掌心朝天,然後將個人及視線靠右,右手摸到最遠,維持5秒,回到中間,為之一組動作。重複3次。

(攝影:程志遠)

阿恩指,這套動作轉起來或許有少許不自然,但這不要緊,目標是動作幅度大,速度慢。惟需有3點注意:一、要將膊頭下壓;二、轉動時心口軀幹盡量保持直線;三、切忌動作太快,否則容易扭傷。

這套動作亦可改善圓肩及寒背問題。

 

 

記者:陸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