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5月7日前無異常社區爆發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可考慮放寬防疫措施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4/25 10:35

最後更新: 2020/04/25 11:52

分享:

分享:

許樹昌稱下月7日前無異常社區爆發可考慮放寬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昨日更是5日內再次錄得零新增確診,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若5月7日前只有零星個案,及沒有異常的社區爆發,可考慮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如讓中學生復課、公務員可正常上班等,惟市民或仍要戴口罩至明年。

【新冠肺炎】公立醫院N95供應緊張 引入本地生產納米纖維呼吸器

許樹昌認為,目前仍未能說疫情受控,因上星期日一名機場地勤確診,感染源頭未明,不能掉以輕心,疫情仍於世界各地爆發中,「完全無個案是有難度」,惟可接受在一段時間內只有零星個案,及沒有異常的社區爆發,而放寬少部分防疫措施,如中學生復課,惟小學生及幼兒個人衞生意識「做得無咁好」,故建議待下學年才復課。

中學生的個人衞生較好,但小學、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最好待下學年才復課。

而解除酒樓食肆等的防疫規定則需待政府再討論,認為解令期「最安全做法是從4月19日本地個案出現起,來計算28天」。

至於何時可解封關口,許樹昌指「解封是另一個問題」,香港在封關上較被動,因現時主要是輸入個案,需參考海外確診數字,亦要留意內地逐步回復正常後,有沒有因此出現第二波爆發。

封關係另一個問題,香港在解封上較被動,因現時主要是輸入個案,需參考海外確診數字。

許樹昌在節目上提醒,不排除疫情會經空中交通,由南半球傳回北半球,「到北半球夏天熱,南半球是冬天,澳洲紐西蘭到時疫症,可能相對嚴重,都不排除可能經空中交通,傳回來北半球」,強調直至到疫苗出現,市民仍要保持個人衛生,相信市民有可能要戴口罩至明年今日,「我相信戴口罩要戴一段好長時間」。

至於有關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影響,許樹昌稱,目前要解答新冠肺炎的長期後遺症屬「言之尚早」,因至少須跟進一年,而現時只爆發約4個月,但「相信比起沙士的後遺症少好多」,因2003年沙士時,每4位病人便有1人要進深切治療部,「當時的肺部發炎好厲害」,但跟進相關病人約兩年後,最後只有約兩成人的肺功能受輕微影響。

現時討論新冠肺炎的長期後遺症是言之尚早,但相信比起沙士的後遺症少好多。

他透露,現時只有約5%病人須進深切治療部,相信有長期後遺症比例不高,「身體做到好多修復功能」而威爾斯醫院有10多位康復者回院作肺功能測試,而其中一位更曾一度進入深切治療部,「結果都幾好,吹氣都幾正常」。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 https://bit.ly/2V94aIF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https://bit.ly/39VrHSC

責任編輯:鄧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