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長期病患避疫不出門恐「斷藥」 暖心藥劑師推免費送藥兼遙距輔導服務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4/29 12:3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2

分享:

分享: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推出全港首個「抗疫期間免費送藥到戶」的服務,讓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能足不出戶、安在家中即可獲短期藥物補充。(吳霆俊攝)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踏入第4個月。疫情仍在蔓延,但不少長期病患者卻要定期出入醫院配藥,每次都相當擔心。香港藥學服務基金推出全港首個「抗疫期間免費送藥到戶」的服務,讓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能足不出戶、安在家中即可獲短期藥物補充。

早在2月,藥學服務基金已聯同其他專業醫療人士成立「社區臨時藥物補充計劃」,協助近200名病人作短期緊急的藥物支援服務。是次「免費送藥到戶服務」作為延伸,望能幫助更多長期病患者,減低其因外出覆診、取藥而致的感染風險。而服務除送藥外,更有藥劑師團隊解難答疑解惑。

對象為公院專科門診病人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總監蔣秀珠指解釋,服務將由專人到醫院為病人代取藥物,其後配合科技支援,確保藥物在安全的情況下以專車運送,包括以「冷鏈技術」妥善貯存需冷藏於攝氏2至8度的藥物,以及用「物聯網」做全面監察,跟進運送進度、嚴格監管運送期間的溫度等。因應疫情,服務暫時維持10星期,5月4日將第一次派藥,會否延續則視乎社會需要。

藥物會被放在藥袋或特製保溫箱內,配在軟件上做全程追蹤。表面設實時溫度計及提示燈,藥物若有任何變化,或溫度異常,即會亮紅色燈;為保障病人私隱,袋或箱上只會顯示個案編號。(吳霆俊攝)

蔣秀珠補充,計劃預期每日可送藥予20位病人,目標服務人數為500至800人,計劃由即日起接受申請。

除了送藥到戶,藥劑師亦會透過視像通話或電話熱綫,提供藥物輔導服務,增強病人對藥物的認知、用藥安全,提高藥物依從性及療效。

電話熱綫星期一至日早上9時至晚上9時運作,Whatsapp及Google Form則全日接收訊息,以解答任何查詢。

蔣秀珠藥劑師指,病人或其代理人可透過服務熱綫、Whatsapp或網上表格申請,於覆診日前向醫院專科門診確認,即可免覆診取」。申請獲通過後,病人須簽署服務授權書,約3至7日會收到送藥安排。(吳霆俊攝)

計劃的第一階段服務對象為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的長期病患者,須於香港居住、病情穩定。病人必須已經,或願意在「醫健通」登記,提供身分證號碼及覆診,以讓藥劑師了解其資料、正服用的藥物種類及用量。而派送的藥量方面,則交由醫護決定,當中服用藥物不包括自費藥物,或危險藥物。

醫護會視乎病人需要,決定應拿多久的藥。過程中我們不會觸碰其藥物。

年輕藥劑師義務參與 着重藥物輔導

藥劑師團隊分幾個崗位,2至3位負責接聽查詢、做遙距藥物輔導,另外3至4位則負責監管藥運送流程。而在運送過程中,亦會由一位註冊藥劑師,帶住一位藥劑系學生跟車,直至送到病人府上,都有藥劑師跟進。

崗位會輪流互換,而在團隊當中,有不少藥劑師以義務形式參與。正職為機師的Simon,2月時趁行業空檔,主動參與計劃幫助病人。

不少持藥劑師執業牌照的年輕義工主動幫忙,正職為機師的Simon(右)就是其中一位。(吳霆俊攝)

之前在醫管局工作4年,一間大醫院的專科門診每天做1500個病人左右,每個病人分到的時間有限。如果有一個遙距指導的服務,也能省下一來一回的時間。

我們可以用電腦看其健康紀錄,再慢慢跟病人解釋,逐隻藥講,也能配合圖像,其實這樣的服務是有需要的。

Simon指,見過不少病人其實不清楚自己正服用的藥物,即使標籤上有寫藥名、用途,但也需要詳細跟病人說明。

病人:增藥物認識可保障健康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先生表示,聯盟下有45個病人組織,會員約4萬人,當中有9成人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惟因疫情嚴峻,再加上防疫物資短缺,不少長期病患者都覺得十分憂慮。

社會上一罩難求,長期病患者外出求診怕中招,人人自危。加上不少長者中心關閉、復康服務停止,病人面對身體狀況,或服藥問題的查詢上,亦中斷掉。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期望疫情過後,送藥服務仍能持續運作,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吳霆俊攝)

他補充,雖然某些醫院有提供免診取藥的服務,但此上門送藥服務則方便得多。「我也是病人,每次覆診會獲處方14種藥,其實都幾亂。」病人以往會覺得藥劑師「好神秘」,好少接觸,也缺乏相關途徑找藥劑師,故是次計劃能拉近彼此距離。

藥物能救人,也可能會害人。對於自己使用的藥物的認知上,如果有藥劑師做遙距指導,病人能知道更正確、安全的用藥方法,也對我們的健康有所保障。

記者:吳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