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減壓】香港的「小瀨戶內海」 西貢鹽田梓藝力十足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0/05/01 17:48

最後更新: 2020/05/01 18:00

分享:

分享:

航拍下的鹽田梓氣勢壯觀,真有點瀨戶內海內小島的出隱世味。(相片提供︰鹽田梓藝術節)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城市人都渴望到郊外「抖抖氣」。在西貢海的鹽田梓,本是一個破落荒廢的村落,但去年小島辦了個「鹽田梓藝術節」,以在地的歷史文脈及藝術作包裝,默默蘊釀活化。參考了日本每3年一度的藝文盛事「瀨戶內海藝術祭」 ,部份戶外藝品雖然過了展期,但還在展覽中,周末不妨去看看。

提起西貢鹽田梓,也許大家覺得頗陌生,但去年首辨鹽田梓藝術節,並以「天地人」中的「天」為主題,作為初試啼聲的「海島」式的藝作,則絕對驚艷。

鹽田梓藝術節在去年12月底已完結,但不少藝作尤在,鹽田梓作為曾經客家人的居住地,它的成功轉身又有一個怎樣的故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的張兆和教授,曾對這小島作過多年野田考察,對它的前世今生頗有研究,這藝展如何連結其歷史淵源,正可由他作文化導航。

文脈︰客家習俗 X 天主教風

張兆和教授說,「自從1998年最後一戶鹽田梓村民遷離,這裏就變成鬼島。然而村民在2005年復修這裏的教堂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區文物保育獎,又於2015年成功恢復鹽田生產,實在毫不簡單。」

鹽田梓的聖若瑟堂,見證傳教士在此宣道的歷史,教堂內近年才復修過來。(攝影︰Fan)

的確,如張教授所言,在島上斷斷續續2000年的歷史中,主要有祖先定居、皈依天主教,村民離散等3個階段。先是陳姓客家祖先流徙定居,繼而約300年前在西貢這個小島建村落,從事漁農鹽業經營生計,

西方傳教士於19世紀中葉到島上傳教,促成全村皈依天主教,創建教堂和學校;二次大戰後村民遷到市區就業讀書,甚或越洋到歐洲謀生,最終村民於二十世紀末全部遷離。

故在鹽田梓這小島上,呈現客家習俗及天主教堂「相融並兼」的風格。

活化︰文物保育X 藝術回魂

在文化復興上,鹽田村的村民於2011年成立社企「鹽光保育中心」,策劃修復村中停產近1世紀的鹽田。「該中心將村民遷離時遺留下來的種種生產工具、家居器物、教會和學校的一些文本資料,重置在村中澄波學校校舍中。」張教授說。

原址為澄波學校,現已活化為鹽田梓文物陳列室,內有村民留下的家居器物,反映客家人的生活面貌。(攝影︰Fan)

2018年財政預算案撥款2,400萬予旅遊事務署,與組織「文化葫蘆」合辦為期3年的「鹽田梓藝術節」,並參考了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 的成功案例,策展機構與村民有一個共識,就是藝術家須透過裝置藝術品呈現鹽田梓村的宗教、文化和歷史,不如周末去看這些驚喜的戶外藝作。

1.  鹽.光折射

鹽.光折射 (攝影︰Fan)

創作者︰黃德明

其設計概念是受鹽的結晶過程和幾何結構所啟發。在結晶過程中,鹽礦物的濃度逐漸提高,徘徊於液體與固體之間。正方形的鹽結晶開始互相緊扣,並聚合成為幾何規律的多面體,銀色的相當型格。

2. 天賜遐福

創作者︰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視覺傳意高級文憑學生

作品是一面長方形的畫作,置中的橢圓形比喻鹽田梓小島。畫中的雲、鳥和嫩草的造型,以及人們在田間工作的情景,旨在表達人與自然和諧並存的理想。

3. 流波.行雲

流波.行雲 (相片提供︰鹽田梓藝術節)


創作者︰黃卓健
鹽田梓村民是信奉天主教的客家人,男性負責出海捕魚,女性則負責田耕。漁民每每帶著辛勞所得的漁獲上岸,看到碼頭上的石躉便會因能夠歸家而感恩。藝術家將兩棵受颱風「山竹」吹襲而塌下來的島上老樹,重新演繹出海浪翻滾與行雲若霧的形態,訴說居民與大自然世代相傳,與風浪搏鬥的故事。

4.鹽田梓.鄉情

鹽田梓.鄉情 (攝影︰Fan) 

創作者︰姜立如

此系列的玻璃彩繪名為《鹽田梓.鄉情》。藝術家從村民口中得知昔日在鹽田梓生活的難忘事件:嫁娶習俗、出嫁到村外、哭嫁和大排延席的場面;有關天主教的生活,如新生兒洗禮和聖體出遊,風格一新。

5. 成聖之牆

成聖之牆 (相片提供︰鹽田梓藝術節)

創作者︰龔翊豪

在這舊聖若瑟小堂遺址,石牆鋼壁在陽光下相映;廢墟座椅在自然中融合,給參觀者感受鹽田梓的謐靜,想像小堂昔日的氣氛。 

6.鹽光之所

鹽光之所 (攝影︰石建城)

創作者︰何文聰

《鹽光之所》是一所研究以鹽為創作媒介的實驗室。內裏展出鹽結晶的形態和記錄,以及一系列關於人和鹽以至自然關係的作品;其中包括一組三件以鹽田梓的海水為物料的家具,以及一部以海水作原料去製作鹽雕塑的3D立體打印機,也是島上的打卡位。

撰文︰司徒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