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從對方身上思考

育兒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5/08 19:14

最後更新: 2020/05/27 16:35

分享:

分享:

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冼韻姬攝 )

不論是社會上、家庭內,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尤其過去大半年的社會事件,不論甚麼政治立場,都會覺得對方的思想或行為不可理喻,繼而覺得反感,甚至憤怒,之後就拒絕再作溝通。我相信不少人一講政治,都會有過類似經驗,無論多親的人,都突然覺得對方好陌生,甚至聽過年青人表示覺得自己父母面目可憎。

我有位教育界的朋友,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他問:「為何老人家會說新年不可以洗頭;為何去探病後就要跨過火盆才入屋。」現今的年青人多數會覺得老人家迷信,盲目跟從傳統,而真正的問題是兩代溝通出現問題。老人家累積很多人生經驗、智慧,但可能有點抽象,只靠形式或規矩去傳承,以前的生活科技並非如現代般先進,農曆年多數天氣寒冷,若果洗頭,而又沒有風筒或暖水,便好容易病。大年初一當然不想病,所以就會有這樣看似無無謂謂、無根據的傳統禁忌。說完這個新年例子,或者都不用解釋,只要想一想都明白以前的人為甚麼探完病要跨火盆。

當你自己都年青過,好清楚明白怎會有心機時間去了解上一輩,久而久之就會覺上一輩老土、守舊,而且不可理喻。

這位教育界朋友於小學推行一個名為「尋智根,開智果」的計劃,以找一些陳舊物品,如洗衫板,石磨、摺扇,刺激小朋友連結智慧的根源,然後思考現代的物品將會如何變化,洗衫板怎變成今天的洗衣機;石磨怎變成榨汁機;摺扇變成空氣機。小朋友了解古代人的智慧,發明、演變,才會學懂感恩前人累積的經驗、智慧。我自己就覺得這計劃微妙之處是小朋友懂得站在別人,尤前是上一輩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兩代溝通充足、互諒互讓、建立互信,可解決現今香港絕大部分的問題。

這位充滿創意的教育界朋友,就是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聽他說話,尤其教導小朋友的方法,一聽就可以聽整日,因為題目豐富,內容充滿智慧的啟發,希望大家今晚都想像自己與小朋友、父母,有無類似的代溝爭拗,是基於沒有試過互相諒解,臨睡前不如趁對方睡覺前先和解吧。

香港電台第一台《我們不是怪獸》
「梁永樂-怪獸爸爸and friends」
周日晚十點新聞後播出

撰文 :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