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藥物治療新曙光 袁國勇團隊發現混合療法有助抑制患者病毒量及改善徵狀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5/09 08:00

最後更新: 2020/05/09 10:40

分享:

分享:

袁國勇團隊的最新研究也發現有關療法有助縮短病人留院時間。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逾月,至今仍未有針對治療的藥物。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研究揭示患者及早於發病後7日內,透過處方β干擾素在內的三種抗病毒藥(雞尾酒療法),平均4天內症狀可獲減輕,平均可縮短帶毒時間5日,大減至9日。有關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

是次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以及內科學系傳染病主任孔繁毅領導,安排今年2月10日至3月20日確診共127名患者分兩組展開研究,患者年齡介乎31歲至62歲,平均已發病4至5天。

【新冠肺炎】港大揭新冠病毒繁殖快過沙士百倍 捽眼後病毒可於眼結膜繁殖致中招

當中86人於發病後7日內,接受雞尾酒療法,即處方口服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及3劑β干擾素注射三種抗病毒藥物;另外41人則只獲處方蛋白酶抑制劑,兩組療程均持續2星期。

研究發現,患者接受雞尾酒療法7日後,病毒量大減,鼻咽拭子樣本經測試後未能檢出病毒;患者平均只需4天症狀已獲舒緩,平均住院日數為9日。

相反,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者,則平均需待至用藥後12日,才未能檢出病毒;更需多一倍時間症狀才獲舒緩,平均住院日數更長達14.5天。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後,均有逾4成人出現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及噁心症狀,均於停藥3日後消失。研究更發現,雞尾酒療法患者如於發病7日後才用藥,當中未包括β干擾素,治療效果則與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的患者無別。

團隊認為,干擾素屬天然蛋白質,身體於病毒感染時會製造更多干擾素,而β干擾素或加強身體對抗新冠肺炎,屬治療的重要關鍵,值得就此作進一步臨床研究。

【新冠肺炎】港大證雞尾酒療法可令病人提早5日出院 袁國勇籲市民勿對疫苗抱太大期望

袁國勇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輕微及中等程度患者如早於發病後7日內,以雞尾酒療法用藥,可更快速抑制患者體內的病毒,令症狀得以紓緩,同時因縮短具傳播性的帶毒時間,令醫護受感染風險減。

袁國勇團隊有關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發表。(資料圖片)

不過袁國勇亦補充,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進行更大型的第三期臨床研究,就嚴重患者使用β干擾素或雞尾酒療法效果作進一步了解。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http://bit.ly/39VrHSC

記者:陳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