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玆海默症】城大突破性技術檢測早期阿玆海默症 冀3年內展開臨床試驗
發布時間: 2020/05/14 16:1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0
人口急速老化,阿玆海默症(認知障礙症其中一種)不容忽視,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團隊研發出一種嶄新非侵入式方法,有助早期檢測阿玆海默症,讓患者在未出現任何症狀前約10年,就能接受治療,期望可於3年內開展臨床試驗。該項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科學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陳葦恩博士及其研究團隊,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以磁力共振成像(MRI)為基礎,研發出分子成像方法,透過動態測量腦淋巴系統中葡萄水平的變化,對阿玆海默症作早期診斷。
該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化學交換飽和轉移磁力共振成像(CEST MRI)的新成像方法,可無創地評估小鼠大腦淋巴系統的葡萄糖攝取及清除率。並採用香港唯一的3T磁力共振成像動物掃描儀作實驗,研究人員向6個月和16個月大、分別患阿玆海默症和健康的小鼠注射葡萄糖,然後使用CEST MRI同時測量小鼠腦脊髓液和腦實質中葡萄糖的動態反應。
【忘不了你】拒送84歲腦退化癌夫入老人院 74歲太太堅持親身照顧:他記得我
據磁力共振成像結果,患阿玆海默症的小鼠由於腦液流動異常,其腦脊髓液的葡萄糖清除率明顯低於同齡的健康小鼠,此外,在6個月大並患阿玆海默症的小鼠的腦實質中,檢測到比同齡健康小鼠明顯較高的葡萄糖攝取量。對於16個月大並患阿玆海默症的小鼠,則檢測到其腦實質和腦脊髓液中的葡萄糖攝取量,均顯著低於健康小鼠。
結果顯示,對於阿玆海默症早期,當大腦只出現輕微神經病病變時,異常情況已可被檢測,這有助及早阻止或減慢病情發展,以免惡化至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陳葦恩博士在記者會上表示,識別阿玆海默症的棘手之處,在於人腦的早期異常,如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出現,都是與正常衰老情況相似,另早在症狀未出現前多年,大腦可能已發生病變。
而早期阿玆海默症的症狀之一,是大腦淋巴系統的葡萄糖攝取及代謝出現異常,目前要評估大腦的葡萄糖攝取和新陳代謝情況,可在醫院進行正電子放射層掃描(PET),惟該種成像方式需注射放射性顯影劑,不僅昂貴,且屬於侵入式檢查,未能作廣泛臨床應用。此外,由於顯影劑具放射性,患者不能頻繁進行這種掃描。
陳博士指出,而新成像方法可兼容於診所或醫院常用的磁力共振儀,意味著轉移到臨床應用的成本較低,技術上也較容易,她期望可於3年內開展臨床試驗。
她亦表示,新成像方法屬預防性診斷,適合在出現症狀前進行檢測,一般60歲人士、或有家族遺傳基因的人士可定期接受檢測。
認知障礙症是香港其中一種常見病,患者多為60歲或以上人士,2009年患者人數約為10萬宗,預計到2039年,將增加至33萬宗。
【日本研究】油炸食品隱藏反式脂肪 常進食患腦退化風險可增74%
記者:陳昊淋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