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鼎批DSE歷史科題目美化日本侵華 葉建源:問題在於考驗學生能否解讀資料

政治

發布時間: 2020/05/14 19:55

最後更新: 2020/05/15 16:09

分享:

分享: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資料圖片)

今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卷一,答題第2(c)題,以兩份日本觀點及史料作資料,問考生是否同意在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批評有關問法荒謬,資料中亦隻字未提日本侵華的史實,質疑背後是否有暗示,是美化日本侵華的行為,要求考評局交代。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相信,考評局出題工作並非一人所為,亦有機制、抽籤及多人把關等,質疑此言論與出題兩者是否有直接關係。

葉建源表示,對於問題提到「利多於弊」的句子,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不能接受,包括他自己。但強調,這類問題的用意,在於考驗學生是否能解讀資料,是歷史科出題的趨勢,考核考生分析能力,並非要求考生認同問題的陳述句。他又指出,1900年至1945年間發生了很多事,雖然最深刻的事件為抗日戰爭,但這並非惟一發生的歷史事件。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資料圖片)

另對於有報道指出,考評局有高層職員在網上社交平台發表「沒有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及 「還淫於民」等言論。周浩鼎又質疑,此扭曲歷史舉措是違反專業操守,嚴重失德,予以嚴厲譴責,要求考評局及教育局嚴肅跟進。他認為,考評局是負責考試題目,卻有成員公開美化日本侵華,是扭曲歷史言論,憂慮教育及考試專業性嚴重受損,認為教育局要訂出明確懲處機制,並盡快訂立一套明確的懲處機制,以及公開相關失德違反專業操守的老師黑名單,以免誤人子弟的情況繼續發生。

葉建源就認為,有關批評猶如文革式批鬥,教育局及考評局亦不應該單憑員工的言論,就隨便定罪。

 

責任編輯:李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