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教育局就歷史科試題發文 籲教育工作者反思 別讓教育專業蒙羞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5/17 21:28

最後更新: 2020/05/17 22:57

分享:

分享:

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強烈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職位的教育人士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資料圖片)

最近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備受爭議,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今日(17日)晚上發布網誌,再次回應事件。文中主要表達,在大是大非的歷史事件上不應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討論其正面價值,強調取消試題不涉政治干預考試,而是符合學生的利益,並呼籲強烈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職位的教育人士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首先,康陳翠華指,

近日,個別教師的不正確中國歷史教學,部分教材的撰寫方法,以及公開考試中的偏頗設題,均引起社會上極大的爭議。

她在內文中提及,歷史教學材料及教科書,必須清楚和準確交代史實;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時,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對民族、國家的認同感及歸屬感。」,絕不能教學生以旁觀者自居,或教授不符歷史發展事實的觀點。

康陳翠華又表示,雖然歷史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但歷史對某些事件已有強而有力的定論,選取的資料應正確反映該事件的事實。她表示「中小學從事歷史教育的人士亦應按學科課程要求選取有學者論說支持為主流意見的資料,以助學生從小建立人文、道德及歷史方面正確的價值觀。」

有說法指「中日關係」試題屬開放式題型 教育局批評有關說法為失焦的詭辯

針對考試試題,教育局指出一些牽涉大是大非的題目,例如侵略、屠殺、種族清洗等,完全不應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討論其正面價值,也不可能有國家會放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其利弊。

就今屆DSE試題中,有題目考問學生是否同意在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近日不少教育工作者指出題目為開放式試題,無論正反亦可得出結論。康陳翠華就強調,「這是完全失焦的詭辯。」

另外,教育局指出,有關試題複雜,就算大學生亦需時間梳理,所以中學生無能力在20分鐘內回答,形容題目完全不合理,也沒有意義。

教育局在文中,重申過去有關「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的論述,並再次指出取消試題不涉政治干預考試,而是符合學生的利益。

教育局在網誌最後強調:

我們在此強烈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職位的教育人士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網誌全文按此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立即查看:http://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bit.ly/3bebLM2

記者:陳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