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發「仿皮膚」單向導水紡織物料技術 較巿場上的防水透氣性布料效能高出15倍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5/28 06:00

分享:

分享:

理大科研團隊研究出「仿皮膚」單向導水紡織物料技術,可模擬人體皮膚汗腺功能,加強布料的吸濕排汗效果。(曾耀輝攝)

理大科研團隊花費4年時間,研發出「仿皮膚」單向導水紡織物料技術,可模擬人體皮膚汗腺功能,加強布料的吸濕排汗效果,且於任何物料上均可應用,對於高運動量人士,效果更見明顯;研究獲理大、美國康奈爾大學,以及「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340萬資助;該技術亦已註冊美國專利。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系主任范金土表示,現時市面常用的吸濕排汗紡織物料,在吸汗之後會變得沈重,且物料更會黏附在皮膚上,令穿著的人感到不舒服,這類紡織物料不具有排斥外部液體,例如雨水等的功能。

理大科研團隊通過模仿人體皮膚汗液排出模式,研發出一種「仿皮膚」定向傳輸液體織物,做法是先在該布料作防水處理,其後使用離子機照射,在布料上建立具有單向液體傳輸的點狀通道,類似人體「汗腺」一樣,能將汗液排出紡織物料外,又同時可以排斥外部液體滲進紡織物料內;而技術用途亦廣泛,於任何物料上均可應用。

該技術做法是先在該布料作防水處理,其後使用離子機照射,在布料上建立具有單向液體傳輸的點狀通道,類似人體「汗腺」一樣。(曾耀輝攝)

范解釋,採用令布料具有類似孔型的點狀管道結構達至單向導水,布料可以將皮膚排出的水滴,經細孔從內引導到布料外側,但物料同時能夠阻礙外側液體進入織物內,以提高物料整體疏水的效果。

他又指,人體於運動時,每小時會排出約1000至2000克汗水/平方米,惟現時市面布料排水功能每小時約460克汗水/平方米,相反經理大技術處理後的紡織布料可以做到6600克汗水/平方米,即該技術的透水速度相比人體排汗更快,其透汗及防水功能較現時巿場上的防水透氣性布料高出15倍,同時具有耐磨性,即使經過循環磨擦逾1萬次,仍能保持其性能不會有明顯變化。

採用令布料具有類似孔型的點狀管道結構達至單向導水,布料可以將水滴經細孔從內引導到布料外側,但物料同時能夠阻礙外側液體進入織物內。(曾耀輝攝)

不過他指,現時技術仍有限制,例如若遇上滂沱大雨,物料無法做到完全隔離,「毛毛雨才可以」,故現正繼續研究提高防水性能,亦會和工商界合作,嘗試批量化生產,並應用於運動服、防護衣、及休閑服等。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立即查看:http://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bit.ly/3bebLM2

記者:洪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