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倡借鑑7地經驗推動香港基層醫療 設「基層健康管理局」規劃發展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5/28 15:55

最後更新: 2020/05/28 15:55

分享:

分享:

報告建議當局應更積極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引導市民社區就醫。(資料圖片)

本港近年一宣提倡基層醫療服務概念,有智庫組織建議本港借鑑英格蘭、澳洲等7地的經驗,建構適合香港社會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建議包括促請港府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並以經濟誘因鼓勵普通科醫生與當區基層健康網絡合作,架構上成立法定的「基層健康管理局」,全面規劃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智經研究中心今(28日)發表《步向全民健康覆蓋:選定地方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研究報告,以英格蘭、澳洲、新加坡、加拿大、荷蘭、以色列和中國內地作研究對象,報告指根據7地經驗均顯示一個共通點,就是政府乃推動基層醫療的主導者,其中政府對基層醫療健康的承擔和投入更是發展關鍵。報告引用澳洲的「基層健康網絡」、英格蘭的「臨床醫療委託小組」與新加坡的「基層醫療網絡」,認為當地構建出「跨界協作」平台,有助醫護釐清分工促進協作。例如澳洲和英格蘭以委託形式,區分醫護「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採購者」的角色。醫護人員仍是提供服務的主力,而在採購醫護服務時,地區政府、社區代表,以至其他基層醫療服務團隊成員,會以不同形式參與協調、規劃、統籌、財政預算等工作,藉此增強協作,確保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切合社區所需。

報告又指,家庭醫生着重預防和及早識別疾病,並能適時轉介病人接受專科和住院服務,而7地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先向普通科/家庭醫生求診,充分發揮基層及專科服務之功能,惟本港相對較忽視與普通科/家庭醫生建立持續醫患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建議當局應更積極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訂立「一人一家庭醫生」的長遠目標,引導市民社區就醫;以經濟誘因鼓勵普通科醫生與當區基層健康網絡合作,並要求普通科醫生每季以電子方式呈交與慢性病風險相關的臨床數據。

此外,報告建議政府應借鑑其他地方經驗,長遠以法定形式成立「基層健康管理局」,全面規劃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質量並重地評估服務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在求醫行為範疇增設量化指標,使制度受到整全的監管。

本身是家庭醫生、智經理事及是項研究的召集人李國棟表示,要本港整個醫療系統能提供更全面及可持續的醫療服務,應將「醫院治療」為重心的固有模式轉移至「社區護理」,擴闊市民「治未病」的安全網;藉着參考海外地區的經驗,取長補短,為長遠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定發展藍圖。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立即查看:http://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蘇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