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陷阱】女生日飲1杯含糖飲品乳房囊腫 醫生:減少攝取糖份可降低患乳腺疾病風險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0/06/03 10:45

分享:

分享:

台灣一名女生幾乎每天飲1杯含糖飲品,以致乳房佈滿囊腫。

常飲高糖飲品容易增加患乳癌風險?台灣一名20多歲女生乳房持續腫痛,求醫後發現兩邊乳房佈滿許多水泡、結節。醫生指,女生幾乎每天喝一杯含糖飲品,因攝取過多糖分轉化為脂肪,令雌激素水平高而刺激乳腺。本港有外科專科醫生指,減少攝取高糖食物、濃茶和咖啡,可減少對乳腺的刺激,減低患乳癌風險。

台灣外科醫生林惠鈺在近日當地電視節目《醫師好辣》分享病例指,該名20多歲女生因乳房持續腫痛,加上母親、外婆均為乳癌患者,她擔心自己患乳癌而求診。

林醫生表示,檢查時無論摸哪裡,推哪裡,該女生都感到疼痛。進行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她兩邊乳房也佈滿許多水泡、結節。醫生解釋,年輕女性也會分泌雌激素,雌激素通常於排卵期上升,因而令乳腺脹起來,月經結束後,乳房脹痛情況也會消失。

不過,該女生在飲品店工作,半年來幾乎每天也喝一杯含糖飲品。醫生指,含糖飲品熱量太高,當攝取過多糖分及熱量,就會積聚脂肪。當腎上腺分泌一種叫「芳香環酶」的酵素時,就會把脂肪轉化成雌激素。若雌激素過高,就會刺激乳腺,並產生水泡。

林醫生續指,出現水泡及結節後,身體會自行復元。醫生要求該女生戒口半年,不能再喝含糖飲品,以無糖飲品取代,並要有良好運動習慣。該女生聽從建議,半年後覆診時發現,乳房約有40%的囊腫消失。林醫生續指,乳房水泡會於更年期逐漸消失,若乳腺下的水泡一顆顆分布,腫瘤變惡性機會是零;但若乳腺有4至5顆水泡積聚,形成複雜水泡,附近長出一些微血管,變為癌症機會為10%。

為何會乳房有水囊?

本港外科醫生鄭裕美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乳房出現的水泡即是「囊腫」,結節則是「乳腺增生」。乳房纖維囊腫變化(breast fibroadrnosis, breast fibrocyatic changes)俗稱「乳腺增生」即是乳房出現纖維化,產生水囊的一種變化。現今醫學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真正的疾病,反之,是女性荷爾蒙產生時,乳房的正常生理變化。

「乳腺增生」主要由於乳腺組織受女性荷爾蒙刺激,因而出現的乳房變化,可導致乳腺擴張、乳房疼痛、感覺到乳房脹、感到有腫瘤(觸摸時凹凸不平),這些症狀在月經週期前幾日最為強烈。大部分女性於月經過後,症狀也會舒緩。不過,乳腺增生也可以引起真正的乳房腫瘤,如水囊(breast cyst)或纖維腺瘤(breast fibroadenoma)。

脂肪愈多 雌激素愈多

鄭裕美醫生表示,近70%乳癌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癌病,這類乳癌是受雌激素影響而發病。香港乳癌基金會數據指,香港乳癌患者有近1/3人出現癡肥、過重問題。

鄭醫生指,女性收經前,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制造分泌;腎上腺、皮下脂肪組織、肝臟及其他器官只會製造少量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膽固醇(脂肪)製造,換言之,體內積聚的脂肪愈多,雌激素水平也有機會愈多。

少吃高糖高脂食物 有助減低患乳癌風險

她續指,部分女性乳房對雌激素反應可能較明顯。下列因素較易刺激乳腺,令乳房脹痛加劇:

  • 生活及工作壓力過大
  • 進食過多高糖食物和飲品(如雪糕、蛋糕);
  • 進食過多紅肉、動物性脂肪、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如動物皮脂、動物內臟)
  • 經常飲酒精飲品、濃茶或較濃的咖啡
  • 經常吸煙

鄭醫生建議女性減少攝取脂肪、糖分、咖啡因、酒精等,並控制體重,有助平衡荷爾蒙分泌,減少乳房乳腺纖維化的形成,減輕週期性的乳房疼痛,減少患乳腺疾病的風險,降低患乳癌的風險。

另外,她建議多吃蔬果、五穀、含豐富Omega-3的食物、抗氧化食物,保持乳房健康。她指出,乳房疼痛不一定與乳癌無關,但若感到乳房痛楚加劇或擔心有不確定的腫瘤,應盡早看醫生並定期做乳房檢查。

更多有關乳癌的資訊,請看:

【女性頭號癌症】乳癌一年內可由初期演變至第4期 45歲以下乳癌患者死亡人數佔27%

【第3號女性癌症殺手】乳癌及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7.5% 黃心蕃薯三文魚可降乳癌風險

【預防癌症】常吃雞翼易增患乳癌風險 營養師推介7種食物預防癌症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黃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