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清道夫】鸚哥魚被濫捕成餐桌美食 網民籲勿購買:釣到也請放生

休閒消費 18:03 2020/06/28

分享:

分享:

鸚哥魚的糞便是珊瑚礁細砂沉積的重要來源。

鸚哥魚因為顏色鮮艷,有時會給予外界帶有劇毒的假象,但因味道鮮美而深受歡迎,本港的街市魚檔有時亦會發現其蹤跡。然而鸚哥魚不單沒有劇毒,甚至對海洋的珊瑚生態帶有正面作用,有網民近日呼籲大眾應避免購買鸚哥魚食用。

顏色鮮艷惹劇毒疑雲

本港有市民早前曾以100元在街市購入數條色彩鮮艷的鮮魚,並在網上分享。該名市民當時憂慮魚身顏色鮮艷,擔心帶有劇毒,其實當中有部份鮮魚即為鸚哥魚,本身並無任何毒性。

台灣的市民也愛吃鸚哥魚,當地有網民早前在facebook以「呼籲大家不要吃不要購買鸚哥魚!」為題,分享鸚哥魚對生態的價值,引起高度關注。據他表示,鸚哥魚本身是一種神奇的魚類,牠主要進食已經白化或死去的珊瑚及海藻,然後排出有益的白砂,是「很重要的海底清道夫」,因此他在呼籲民眾不要再購買鸚哥魚的同時,亦呼籲漁民及釣客不要再釣撈鸚哥魚,即使釣到也儘量放生。

糞便為珊瑚礁細砂沉積來源

據台灣的魚類資料庫顯示,鸚嘴魚主要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珊瑚礁淺水域,並棲息於岸邊珊瑚礁區或岩礁區。牠們為雜食性動物,主要以珊瑚之共生藻、藏在枝椏間之小型無脊椎動物及已白化或死去的珊瑚為食。

當這些食物經牠們的口腔磨碎後,其磨碎珊瑚後排出的糞便會呈沙礫狀,成為珊瑚礁細砂沉積的重要來源,供其他生物入住。因此鸚嘴魚的生態價值在於既控制藻類不會過度生長,防止藻類悶死珊瑚礁,同時又可將死珊瑚的骨頭化作沙礫,豐富棲地的樣貌,增進物種的多樣性。

【大凶之兆?】「地震魚」伏屍南丫島網民稱「凶兆」 專家:或因洋流改變誤闖淺水區

【鯨魚擱淺】英國逾4米殺人鯨擱淺 胃部藏大堆塑膠死前沒進食

【一屍十命】2米長懷孕公牛鯊被捕獲 漁民興奮展示劏肚剖出9隻鯊魚BB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 https://bit.ly/2V94aIF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熊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