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抵抗力】下巴額頭常現暗瘡或因腸道失衡 營養師教揀益生菌補充品:數量不代表優質
發布時間: 2020/07/01 17:04
下巴和額頭經常出現暗瘡?這或許與體內缺乏益生菌有關。人體腸道約有千多種微生物,而腸道健康更主宰我們的免疫力。營養師凌穎欣教路4大挑益生菌補充品注意事項,更推介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以增強日常免疫力。
人體腸道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當中有壞的致病菌,也有好的、能抑制病毒入侵的益菌,其中益生菌便屬益菌,主要幫助身體平衡微生物生態。若能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腸道健康便可提升個人免疫力。相反,失衡就會引致消化道、免疫系統相關問題,近年研究更發現益生菌在體重、濕疹,甚至抑鬱等問題上或會帶來好處。
凌穎欣指,缺乏益生菌人士或會出現以下情況:消化系統問題如腹脹、便秘、腹瀉及胃脹、肥胖、反復出現念珠菌或其他真菌感染、經常生暗瘡(尤其是下巴和額頭位置)、有皮膚病如濕疹及牛皮癬、每年都會患上流感等等,均是缺乏益生菌的其中一些表徵。
另外,她又提及有些群體更是缺乏益生菌的高風險一族,如曾服用抗生素、40歲以上、嗜甜、經常食加工食品和快餐、不常吃蔬果、有抑鬱、焦慮等問題,以及出生時通過剖腹生產等的人士,都應多注意。
益生菌數量非優質指標
坊間有不少益生菌補充品,凌穎欣教路有4點需留意。首先,補充品中的益生菌數量不是愈多愈好,益生菌通常以CFU菌落形成單位表示數量,CFU值愈高,數量愈高。
但高CFU值不一定意味益生菌更優質,因為每種益生菌在研究上都有其最有效的CFU值,有些益生菌每天有效劑量可以是120億個CFU,而另一些可能需要至少200億個 CFU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雖然服用極高劑量未必會造成傷害,但或會降低產品性價比。」
選2至5種菌株組合產品
第二,選擇與功能匹配的益生菌菌株。沒有一種單一益生菌菌株能提供所有功能,不同益生菌分為不同菌屬, 如乳桿菌(Lactobacillus)或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而同一菌屬甚至同一品種內的益生菌都不一定會提供同樣功能。
例如研究指出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可支援腹脹,腹瀉等腸道問題,而同一菌屬的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則針對免疫力及女士健康。因此針對特定需求、選擇正確的益生菌菌株組合非常重要。為互補不足,普遍選擇含2至5種菌株組合的產品就足以滿足特定功能 。
國際認證益生菌菌株
第三,應選擇國際認證的益生菌菌株。大多數臨床研究都是用特定認證菌株進行,通常在益生菌名字後都有英文字母和數字作識別特定認證菌株之用,例如嗜酸乳桿菌(NCFM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乳酸雙岐桿菌(BB-12 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就像是益生菌的身分證號碼。
若個別特定認證菌株有數十個至上百個研究,使用時就更有信心。
留意有效期揀選活菌
第四,留意益生菌補充品有效期。益生菌是生物,若進食時它已死亡,則對人體毫無用處。有些補充品僅提供製造時的益生菌數量(at time of manufacture),惟巿民應選擇顯示在保質期內有效(viable through end of shelf)或有效期內CFU值(CFU at date of expiration)等字眼的產品。
通常益生菌補充品在生產後的平均壽命僅為2年,切勿存貨過多,同時應儲存在陰暗、涼爽、乾燥的地方。
日常中不少發酵食品都富含益生菌如乳酪、芝士、黑朱古力、麵豉、泡菜等。凌穎欣指,益生菌對生存要求很高,所以任何高溫煮法都可能破壞它,故新鮮食用已可,建議每日食用1至2份益生菌食物,惟需留意糖分和納含量。
另一方面,食用益生菌食物的同時,也應多食用含益生元的食物,如大蒜,洋蔥,蘆筍,香蕉、燕麥等,凌穎欣解釋:「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燃料,支援其生存及功能。在選擇益生菌補充品時,亦可選擇含低聚果糖(FOS)或菊苣纖維等益生元的配方。」
記者:陸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