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研究指病例隔離等措施可縮短病毒間隔時間 減低患者病發後傳播機會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7/22 11:38

最後更新: 2020/07/22 11:41

分享:

分享:

港大一項研究發現,非藥物干預措施如病例隔離,減低感染病人在發病後期繼續傳播疾病的機會。(港大提供)

港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非藥物干預措施如加強病毒檢測和病例隔離措施,新冠肺炎的平均間隔時間,即傳播鏈中兩名連續患者病發相距時間,由7.8天大幅縮短至2.6天,減低感染病人在發病後期繼續傳播疾病的機會。研究成果已於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新冠肺炎】何栢良促港府馬上「加辣」防疫措施 全日禁堂食及強制戴口罩

新冠肺炎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間隔時間分佈」是指,傳播鏈中某兩個連續病例首發症狀出現的時間間隔。例如當病人甲感染病人乙時,其間隔時間即指病人甲和病人乙首發症狀的時間差距。

港大醫學院、英國劍橋大學、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中國大連民族大學、美國德州大學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進行研究。團隊透過建立中國內地的新型冠狀病毒病傳播對線列表數據庫來分析病毒的間隔時間,發現透過實施干預措施,新冠肺炎的間隔時間可被大幅縮短,當中尤以病例隔離措施最為有效。

【新冠肺炎】聖保祿醫院沒有徵狀健康助理確診  衞生署跟進曾接觸的病人

研究亦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病的間隔時間會隨時間變化。於2020年1月9日至2020年2月13日,新冠肺炎的平均間隔時間由7.8天大幅縮短至2.6天。間隔時間得以縮短,主要是因為加強了病毒檢測和病例隔離措施,減低了感染病人在發病後期繼續傳播疾病的機會。

團隊指,是項研究成果意味著,實時的間隔時間分佈比傳統的固定間隔時間分佈更能準確估計即時有效繁殖率。研究結果將進一步改善對新型冠狀病毒病傳播動態的評估、未來發病率的預測,以及對防疫措施效果的估算。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陳子謙